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发展战略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命题      ★★★ 【字体: 】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命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05 18:47:24   点击数:[]    

从原来的二、三、一变成了今天的三、二、一,即以第三产业为龙头,让那些更反映时代特征、更具备聚集功能和拉动力、更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产业占据城市最宝贵的空间,而那些常规的产业则逐步分散开来,转移到价值相对较低的地方。当时上海80多万纺织工人中有50多万下岗,转为从事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北京也同样,近几年,大量的工业企业迁出四环以外,城市中心区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的密集区,大力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目前,优先发展附加值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很多大城市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的不二选择,遍布各个大城市的所谓中央商务区就是这些城市开始“腾笼换鸟”的必然产物。

    由此一来,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正面临着价值的回归与再造。城市作为各种产业的超级聚合点,其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裂变效应,必然涉及到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也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城市来说,首先是一个经济形态,其次才是一个空间形态,必须有别于其它城市,必须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城市所应有的辐射和聚合功能。在城市圈中,这些大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如同心脏,心脏越发达,周边的城市作为四肢就越有活力,正如没有上海脱胎换骨的变迁,也就不会有今天华东经济圈的繁荣。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极有增长空间的城市来说,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即作为城市必须发展为都市,作为都市必须发展为中心都市,作为中心都市必须发展为国际性都市,当然,如果有可能也要争取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这类城市肯定是以现代第三产业的高度集聚为特征,是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资金流的聚宝盆。相比而言,这些城市所辐射到的周边城市就应该自觉调整自身的位置,要像传动的齿轮一样紧紧咬合住中心城市这个大齿轮,为中心城市做相应的产业配套,这样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跟着转10圈,同样也可以自得其所,把城市经营得很好。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苏州和东莞。正是因为上海的产业转型,苏州市领导才提出“大树底下好种碧螺春”的发展思路,把上海转移出来的优质产业照单全收,并充分利用依托上海的优势招商引资,以至于台湾的小资本在上海无法立足,纷纷来到苏州的昆山,据说有30万人之多,大大增强了苏州的城市竞争力。广东的东莞则正好处于香港、深圳、广州的连线上,目前已成为世界电脑业的加工中心,以至于业界都说,如果东莞闹地震,全世界的电脑厂商都要受影响。

    城市定位是基本前提

    经营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解决城市定位的问题。没有准确的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战略。所谓城市定位,简单地说,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比如西子湖畔的杭州把自己的定位概括为:“人间天堂,快乐杭州”。可以说,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理念的城市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个性越突出,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升值的潜力也就越大。

    在欧洲,由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说法,与城市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譬如,巴黎是法兰西风情的集中体现,是真正的世界浪漫之都,维也纳是众口皆碑的音乐之都,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罗马是当之无愧的历史之城、永恒之城,甚至连奥地利的小镇、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独特的风情。这些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充分显示出特有的个性。再比如法国的戛纳,这个滨海小城不仅具备地中海极富旅游、休闲特色的各种资源,而且巧妙地把时尚主题引入其中,从而打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电影节,建立了自己所特有的城市性格。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城市定位的理解见仁见智,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不然。当一个规划师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城市时,会情不自禁地称之为“山水城市”,当一个经济地理研究者来到某地的时候,会惊叹其为“某某门户”,当一个政府官员视察某地的时候,也会挥毫写下“北方香港”的字样。这些说法都是城市定位,但又都不是,都对,又都不对,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立体的眼光,才能找到准确的城市定位。

    举例而言,不久前,我们应有关方面的委托,重新对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的城市定位作了一番研究,并给廊坊一个全新的定位—休闲商务城市。当我们以动态的眼光考察廊坊就会看到,随着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中国加入WTO,北京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将无可动摇,北京的城市化将会高速发展,当北京的经济总量实现2006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的时候,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北京的肥水已经流到了廊坊的脚下;当我们以发散的眼光来看,随着北京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负作用日益明显,今天被北京人视为乡下的廊坊由于天生丽质,且仅有30分钟的车程优势,将成为都市人向往的休闲胜地;当我们再以复合的思维方式考察廊坊,我们会知道,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招商引资、工厂多寡,环境是生产力,体验也是生产力。因此,廊坊就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成了乡村CBD,只要大力发展休闲商务环境和设施,顺应人们“在工作中休闲,在休闲中工作”的渴望,大北京地区的精英阶层就会蜂拥而来,廊坊的经济形态亦将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由此可见,城市定位既不能脱离城市周边大的经济环境,也不能光看到自己的显性资源,而忽视了那些宝贵的隐性资源。当我们换个角度观察问题时,今天的劣势常常会变成明天的优势。只有先搞清楚自己在大的城市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然后再统一盘存、梳理各种资源,扬长避短,才能找到准确的城市定位,并借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来。

    市长要从船老大变为船长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有着天然的相似性。既然城市是一笔资产,那么同样也要追求增值,也要走差异化生存的道路,也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整合平台和操作手段。同样的城市空间和环境,由于发展理念、产业布局和规划功能的不同,其内涵和作用也大不相同。那么,如何重塑城市竞争力,如何重新搭建城市的发展平台,从长远考虑发展城市的先导产业,如何用市场化的眼光找到城市运营的突破口,就是各级政府不得不研究的课题。

    因此,当城市运营到了长江入海口这一阶段的时候,由于环境的变化,我们的市长必须转变观念,具备现代经营意识,不再是凭眼睛和经验辨认航道,而要学会用罗盘,学会看航海图,要掌握潮起潮落的规律,一句话,要从原来的船老大自觉地变为船长。

    首先,成功的市场经验表明,城市经营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市长必须学会与市场跳双人舞,借助企业的力量和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来达到城市增值的宏观目标。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一些颇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城市运营商已慢慢浮出水面,在每一个浩大的工程背后,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就像公和婆,谁也离不开谁,可以断言,凡是城市经营搞得好的城市,一定是最充分地实践了市场经济规律,是按照企业化、市场化的方法去操作的先行者。

    其次,城市经营必须处理好长计划与短安排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市长们开始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理想与现实,进步与妥协,生存与发展的反复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城市的决策者。没有人可以发明一劳永逸的程序应对所有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市长必须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长计划,短安排,就像滑雪和溜冰一样,要善于在运动中前进,在动态中把握平衡。

    其三,城市运营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下一篇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命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命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 ››加快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方略
  • ››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
  • ››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
  •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 ››城市化是“规划”不出来的
  • ››信息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
  •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
  • ››执行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
  •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命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