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为出发点进行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改造原有流程的路径、工作环节和步骤划分,最终实现业务流程的最优化。由此,我国中小企业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转”的原则,了解客户、寻求办法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问题,挖掘潜在需求,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寻找市场上的各种空隙,凭借自己快速灵活的特点,进入空隙市场,占据高价值区间。当价值开始从已有的空隙市场转移时,我国中小企业应充分运用“创造性毁灭”效应,在现有竞争优势丧失之前,寻找到新的空隙市场,将竞争优势转移到新的领域或产品上,进入下一个价值创造循环。 3.2 优化价值链培养核心竞争力策略 优化价值链是对企业的价值链的重新设置,使企业产生更佳的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是指建立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基础上的、能够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要素作用力的集合,具体来讲就是企业在产品、管理、文化和技术等领域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技能的综合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企业内部某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即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环节。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能力,要求中小企业特别关注和培育在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巩固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中的竞争优势。 3.3 集群协作策略 集群协作策略是指,中小企业动态而持续地为核心大企业提供配套协作服务,将自己的发展同核心大企业紧密结合,成为企业集群生产经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其协作关系靠信任和承诺进行协调,比市场稳定,比企业内部组织灵活。通过集群协作,核心大企业建立起柔性企业边界,以原料供应、加工订货、技术指导、技术援助以及提供贷款支持等方式与中小企业保持半紧密关系,摆脱了“大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减少了专用资产投资,增加了经营弹性,拓展了价值空间。通过集群协作,中小企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竞争压力,降低了经营成本,依附核心大企业而融入全球价值链。在集群协作策略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核心企业控股公司为紧密层,以广大中小企业为半紧密层形成垂直型或卫星式协作。核心大企业及紧密层企业因其主导地位而占据高价值区间,获取高额利润;中小企业作为核心大企业的协作单位进入全球价值链,市场和资源上的依附使其价值区间受到压挤,难以实现高额利润,但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核心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却使这些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地占据低价值区间,为其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在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集群协作策略是中小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从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的重要途径,这一策略将被更多的中小企业所采用。 参考文献 [1]奥特/编译.杰克•韦尔奇[M].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厉无畏,王玉梅.价值健的分解与整合[J].经济管理,2001,(2). [3]吴时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15).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