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教学参考 |
|
|||||
“粉板”无声的见证——析《孔乙己》中“粉板”的三次运用_九下教参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2:30:38 点击数:[] ![]() |
|||||
“粉板” 无声的见证 ——析《孔乙己》中“粉板”的三次运用 雷江/文 戏剧和影视文学非常讲究道具的设置及运用,文章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作品中巧设“道具”,往往妙用无穷,鲁迅先生就是个中高手。在他的笔下,“道具”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它们对情节的发展、场面的展开乃至人物的塑造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在《孔乙己》中,为了展示人物的命运,鲁迅先生精心设计了一种“道具”:一块粉板,也就是旧时店里用来暂时记帐的白漆牌子。在不满3000字的小说中,粉板出现了三次,三次情景各异。 粉板第一次出现在作者的叙述中:在交待了孔乙己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的臭架子等恶习之后,作者说孔乙己“品行却比别人都好”,那就是不赖帐,“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孔乙己的名字。”尽管还帐的钱可能是由“窃书”得来,但毕竟让我们看到了他性格中尚存的一线光明。正是由于他仅有的一点可取之处,才唤起了读者更深沉的同情。 粉板第二次出现在“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粉板情况异常,孔乙己究竟怎样了?原来他被人打折了腿,已经无法及时销帐。他仅用的信用遭到了质疑,“比别人好”的“品行”在经受最后的摧残中丧失殆尽。 而“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时孔乙己早已绝迹于酒店。掌柜不是想着这个曾给他的酒店带来无限笑料的苦命人,他牵挂的是哪怕这很少的几个铜钱。孔乙己喝完他人生最后一碗苦酒,再没有享用他的奢侈品茴香豆,在笑声里就那么甩手“走”了。白色的粉板诠释着白色的悲哀:孔乙己一生的价值竟然是倒欠十九个铜板! 粉板,可谓是孔乙己一生悲剧和炎凉世态的见证。 语文报初中版2004年4月5日第430期 |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