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参考



Tags:


   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 【字体: 】  
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1:22:12   点击数:[]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但是也不要将这种情绪的表现作绝对化的理解,诗文中包含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而具体的指向则是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三峡》和《观潮》两篇文章,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就不明显,《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在写作技法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选取的景物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使至塞上》这首诗,画面感很强。另外,这一单元的诗文都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有关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建议,可参看后面的教学参考。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谈谈说明文

  • 下一篇文章:打通情感的通道——谈《背影》的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义教语文八上教学用书: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故都的秋》教案2
  • ››《荷塘月色》教案2
  • ››《故都的秋》教案3
  • ››《荷塘月色》背景资料
  • ››《荷塘月色 》教案6
  • ››《故都的秋》教案4
  • ››《故都的秋》教案6
  • ››《荷塘月色 》教案7
  • ››《荷塘月色》教案3
  • ››《荷塘月色 》教案5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公输_九下教...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写作·口语...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第一单元 单...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蒲柳人家(...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外国诗两首...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 《庄子》故...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祖国啊,我...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第三单元 单...
  • ››义教语文九下教学用书:《诗经》两...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