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最后一课》又一份教学设计      ★★★ 【字体: 】  
《最后一课》又一份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59:44   点击数:[]    

教学设想  

领会以韩麦尔老师和小弗郎士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思想情感这一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表情朗读课文,提示学生边听边看,头脑中出现形象,要求学生记住故事情节。

   2.请一位同学到台前复述故事情节(不许看书,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都可以。),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看他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然后加以补充或更正。

   3.请同学说说韩麦尔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包括对他外部形象的想象。参考答案:韩麦尔老师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着随便,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他穿上漂亮的绿色礼服,系上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位老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替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干脆就放学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4.再说说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学生。参考答案:小弗郎士不是个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时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可是最后的法语课他却上得特别认真、专心,而且对老师的教导领悟得很好,说明他很聪明,在幼小的心灵中也有难得的爱国情感。他在小说中是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

   二、从情节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

   知识先导: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所以,阅读小说一般从情节人手分析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

   1.《最后一课》的情节分析,可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来进行分段。可从下表看出: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  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

   2.上学路上主要是小弗郎士的活动。讨论:从小弗朗士的表现,我们分析一下他的特征是什么?(贪玩:不想上学;幼稚:普鲁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没有意识到侵略军占领了阿尔萨斯。对布告栏里的坏消息不太关注;对老师只是“怕”,缺乏对老师的理解。但他还能管住自己,说明有辨别是非能力,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上课之前,小弗郎士发现了教室许多不同平常的情况,有哪些呢?(①教室里一切安安静静的;②老师的态度很温和让他快坐好;③老师的穿戴比平时郑重;④教室里不平常的严肃气氛;⑤教室后边坐着好多镇上的人。)

   4.上课之中,主要分析韩麦尔老师的表现和他对小弗郎士的影响。注意小弗郎士的感情变化。再把这一层细分几个小层次进行研读:

   (1)老师宣布上课,提出希望。

   ①韩麦尔老师说话又柔和又严肃,心情是沉重的。

   ②小弗郎士万分难过。他知道了布告牌上的内容是不许法国人学习法语。他理解了教室里的异常气氛,理解了老师的心情。

   (2)老师上法语课。韩麦尔老师叫小弗郎士背书,小弗郎士背不出来心里挺难受。韩麦尔老师从学习法语和热爱祖国的关系上指出学不好法语的不幸,同时责备了家长,更责备了自己。又用十分形象、贴切的语言赞美了法国语言及学好法语和摆脱奴役的关系。对比喻句的理解:被侵略就丧失了自由,犹如关进监狱;记住本民族语言,不忘本民族文化,用本民族语言把人民组织起来反抗侵略者,法语就像一根团结敌占区人民的纽带,韩麦尔老师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语言教学结合得如此巧妙,使小弗郎士全听懂了。

   (3)老师上习字课。韩麦尔老师精心设计了习字的字帖,使学生产生联想: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小弗郎士很聪明,不仅理解了学习法语,掌握法文书写的重要,还对侵略者的文化侵略——让法国孩子学德语,产生了反感(“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韩麦尔老师对旧地的留恋之情也被小弗郎士察觉并加以理解。

 (4)老师上历史课又给初级班上语言课。老师非常珍惜、留恋着最后一课。不仅影响了小弗郎士也影响了赫叟老头和初级班的孩子,使小弗郎士对这感人的最后一课永远忘不了!

 5.宣布下课。(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因为情节发展到高潮戛然而止。)着重描写韩麦尔老师动作、表情、语言。他听到教堂的钟声,意味着这最后一课的结束,他将离开40年来他苦心经营的学校和他熟悉的孩子、村民。他怀着留恋、遗憾和痛恨侵略者的复杂心情,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出了“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凝结了他的爱国深情,表达了法国人民必胜的信念。这也是法国人民的心声!

板书设计:略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天静沙.秋思(教案)(教师中心稿)

  • 下一篇文章:《黄河颂》教学设计9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最后一课》又一份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最后一课》又一份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最后一课》课本剧
  • ››《最后一课》说课稿(第三课时)
  • ››《最后一课》说课稿
  • ››《最后一课》案例分析
  • ››《最后一课》第三课时实录
  •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实录
  •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实录
  •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
  • ››《最后一课》学习要点
  • ››《最后一课》教法建议-学海导航-...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