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4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47:26 点击数:[] ![]() |
|||||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二、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三、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教学过程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济南的冬天。 济南地处北国,它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文章,看他是怎样描述济南的冬天的。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悟 1、 检查预习 A、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B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 镶 xiāng 响晴 xiǎng 安适 shì 水墨mò画 贮蓄xù 澄清chéng 水藻 zǎo 蓝汪汪wāng 温晴 空灵 秀气 绿萍 2、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a.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着重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后请全体学生也配乐试读全文,读完给几分钟时间思考。 解决问题a: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师: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师:这个特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展现的? 山、水。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师:作者写水,重点写了水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清澈、透明——用水藻之绿衬托 三、研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薄雪覆盖下的山”一段,然后谈一谈:你认为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恰当的方法?找出例句,说说有什么好处? 师:仿照示例,请同学们找出其余几幅图景中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它的妙处何在? 回答时感情朗诵你喜欢的语句。学生自由探究后回答,参考如下: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e.“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解决问题组当中的c问题:读了文章,体会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蕴含的情感——喜爱、赞美。 四、总结归纳 五、强化巩固 1、默词 2、课后观察周围的景物,写2--3则观察日记或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的作文。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特点:温晴 城外的远山 |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