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      ★★★ 【字体: 】  
七年级语文下:《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45:30   点击数:[]    

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人。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整体感知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
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人: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
教后记: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灵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遭遇到命运沉重打击,但他没气馁。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坚强的面对挫折,一贝多芬为榜样。同时可以侧击其他的作家。

《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
3揣摩文中有关语句,说出其深刻含义。
重点:文中人物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难句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录音,以此导入课文。
二 让学生交流查阅到作者何为和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槛        邃       喃      颅      磐      踌        躇
2朗读课文
四 整体把握:这篇文章记叙了客人访问贝多芬的经历,表现了贝多芬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及其不向厄运低头顽强的精神。
五 问题研讨
1   P99 (一)
  一(1---5)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
二 (6---26)客人本人拜访贝多芬的情况,再现贝多芬的形象。
第1层(6---24)贝多芬下楼和客人交谈
第2层(25)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第3层(26)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第4层(27)用贝多芬的语言袒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四件事:1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2贝多芬与客人交谈
        3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
4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小结: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来写。
2从课文中找出贝多芬的语句,从外貌描写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说出其作用,归纳出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1) 外貌描写 
7小节:表现出生活的贫困窘迫
9小节:表现出贝多芬的愁苦及苦难的压力
6、9小节:表现出贝多芬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对不幸遭遇不低头不屈服的抗争精神。
小结:文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进行描写,次序井然,以行传神,表现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2) 20小节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决心。
21小节:贝多芬以他整个生命和激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传达出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表现出贝多芬的伟大,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表现自我信念和意志。
(3) 动作描写
8小节:表现贝多芬对音乐的执着。
人物形象:
贝多芬:独立而骄傲  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  热爱自然  追求自由  献身音乐

第二课时
一 朗读课文
二问题研讨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在班上提出来,同学们互相解答。
1“你们竟敢到狮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答案略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答案略
3怎样理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答案略
4“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引申开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案略
5 分析理解并且讨论20小节和27小节
答案见前
三 要求学生选择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然后全班进行交流,看谁写得最传神。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石拱桥

  • 下一篇文章:《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3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七年级语文下:《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七年级语文下:《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七年级语文活动课刍议
  •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 ››七年级语文(上)《羚羊木雕》说课...
  • ››七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说课材料...
  • ››七年级语文下册《戏曲大舞台》案例...
  •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备课材料
  • ››七年级语文上册重要词汇
  •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
  •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
  •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追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