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41:55 点击数:[] ![]() |
|||||
《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到今,它一直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关于太阳的传说、故事很多,本文所记载的就是与太阳有关的两个故事。古人虽没有用科学知识来揭开太阳的奥秘,但那种丰富的想像,那种对大自然的挑战,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学习的。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太阳故事的资料、图片,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课文内容,并理解、掌握其所蕴含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新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构造一个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平台,从而达到接受新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 2、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图片、连环画。 2、课前预习课文,并写出预习提纲。 3、录音带、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做好的课件,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学习《夸父逐日》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课文 同学们,太阳是宇宙中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星球,它发出的光和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使我们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夸父逐日 2、学生介绍关于神话的知识 教师补充: 中国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最初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丰富,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人们无不从丰富多彩的神话中受到启迪。新课标通用创新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神话分古代神话和民间神话,本文属于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把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 3、放录音,让学生感知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 5、投影仪出示本课要理解的词 夸父 逐走 入日 河 渭 大泽 道渴而死 邓林 6、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四人小组进行)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2、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迪? 3、读了本文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畅所欲言,可从不同角度认识) 明确: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 三、课外延伸 1、让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图片、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收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2、讲述有关太阳的神话故事。 3、自己创作一篇神话故事或者把本文改写成一篇700字以上的故事 (根据课文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小儿辩日《列子》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论语》1则中这样写道:“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两小儿辩日》,学后你就会更深层地了解孔子求知的态度了。 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学生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③分角色读课文。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这个古代故事,写的是两个小孩就一天当中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人近进行辩论争斗,而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也并不清楚。表现了孔子求知的态度,也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追求。 4、正音、正字 (投影仪展示)先抽个别学生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打出 正确读音。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孰是孰非 辨别 孟子 沉沦 熟人 辫子 探汤 5、对照注释查资料,解释下列词语、句子。 辩斗 去 日中 车盖 盂 沧沧凉凉 探汤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学生先以四人小组研究讨论,然后自己翻译古文,并复述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全文共分三层。 l———3节:第一层,写孔子问两小儿争辩的原因。 4———5节:第二层,两小儿对辩日的各自根据。 6———7节:第三层,点明文章主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师生互动。 出示研讨题: 1、为什么两个小孩对太阳的看法竟如此不同?他俩的根据是什么? (结合课文回答) 2、孔子听了以后,不能决断,两个小孩讥笑道:“谁说你是知识丰富的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 A、知识是无止境的,就连圣人孔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人应当活至老,学到老。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决不能不懂装懂。 C、观察事物要注意实质,要全面,不能被现象所迷惑,不能有片面性等等。 4、把你最欣赏的语句找出来,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科学知识发展到今天,当年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请你查找资料,运用你聪明的头脑,给这两个小孩一满意的回答,好吗? 设计此题,意在调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答案 不求统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