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竹影》教学设计      ★★★ 【字体: 】  
《竹影》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40:43   点击数:[]    

竹影

                                  城南中学  周小慧

教学目标

1、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下。

3、              查找有关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吗?如若没有的话,那你就太不留心生活了。不过还好,有位著名的漫画家曾经玩过这些游戏,是谁啊?(丰子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竹影》。

二、       检查预习

1、这是自读课文,首先请大家展示你的自学成果,课前已经请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认为重要或易错的字词,请他们给大家提示一下。

蘸  惬意  参差  撇  口头禅  闷热  水门汀  徘徊

2、            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

3、            投影出示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瞻瞻的脚踏车》

丰子恺的长子瞻瞻从小聪颖善思、敢于创造,他自己从小也是个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我们现在就一起随竹影走进他的童年时代。

三、       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1题为竹影,是写景还是写人物活动?

2以…(一件事)引出…(对什么的思考)

板书:画竹影——叙艺术

四、       品位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浪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常的游戏也让孩子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呢?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后,选择自己认为写得生动形象、体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加以品析。

五、       拓展欣赏

1、月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了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描画,试问,孩子们描的竹影是艺术品吗?它美吗?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第五节“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

2、那么,怎么画才能称得上艺术呢?

(“经过选择和布置…竹叶的结合,方向…”)

3、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富于创造。(投影出示朱竹),这一幅朱竹是艺术吗?它一点也不像,还是红色的!

(第六节“不在于象不象…” “一种美的姿态…”)

同学们已经一步步的走进中国画的艺术殿堂了(投影出示中西竹画各一幅)这里出示的两幅画哪一幅更象竹子?哪一幅是中国画?

4、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吗?

板书:  符号      照相

        神似      形似

在一位独巨匠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小伙伴从一次不经意的游戏中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各自魅力,下面,我们就借这次语文课也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魅力吧。(投影出示图片)

六、       口语交流

1、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现在你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哪些游戏也是可以或得类似发现和体验的?后来你让它发芽成长了吗?

2、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你用一句话归纳一下你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3、大家都是受益非浅,老师真诚的希望大家都能用你闪亮似的双眼发现更多的美,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师中心稿)

  • 下一篇文章:《行道树》教学反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竹影》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竹影》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竹影》说课稿
  • ››《竹影》说课
  • ››《竹影》课堂实录
  • ››《竹影》学习要点
  • ››《竹影》教案设计6
  • ››《竹影》教学设计13
  • ››《竹影》教学设计7
  • ››《竹影》教学设计4
  • ››《竹影》教学设计2
  • ››《竹影》教学设计三则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