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 巍巍中山陵 》(二) 学习目标: 1、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2、积极参加“我心目中的校园”设计比赛,体现个人风格和特色。 课堂学习: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具体表现: 语言的准确简明: 1、 确凿的数字 2、 限制词、修饰语 3、 概括语 语言的生动形象:1、 描写 2、 比喻、拟人等 处理方法: 1、学生分别找例子加以分析、体会; 2、小组内交流自己寻找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语言的准确简明与生动形象是否“水火不相容”? 三、语文活动 活动主题:“我心目中的校园” 活动方式:小组设计比赛 活动要求: 1、勾画校园轮廓图; 2、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 3、设计要新颖,有特色; 4、小组成员精心合作。 活动过程: 1、 小组画轮廓图,并配以文字说明; 2、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 3、师生评价、小结。
第6课时 《凡尔赛宫》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体会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3、熟读课文,体会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 搜集凡尔赛宫的有关部门资料,了解其辉煌历史和艺术价值。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从法国名胜罗浮宫、埃菲尔铁塔等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认真浏览课文,找出各段落的中心或中心句; 2、组织整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介绍凡尔赛宫; 3、请两位同学作班级交流; 4、点评后,再请一位同学交流。 四、精读课文 (一)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 特征:艺术价值高 1、 选材上:与其无关的内容不写; 2、详略上:艺术价值高的重点写。 方法:读、品、议、讲 重点研读第3段。 (二)插入历史轶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自读第5段,了解凡尔赛宫的一段历史; 2、讨论:如果没有这一段历史,效果怎么样? 3、交流、评价。 五、拓展迁移: 如果你将有机会去游览凡尔赛宫,你准备重点游览哪些地方?写出你的设想和理由,并把它讲给你的同学听。 1、学生设想 2、小组交流 3、代表上台展示 4、点评、鼓励 六、布置作业: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一座著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如今却已剩下了断壁残垣。面对残破的圆明园遗址,对照金壁辉煌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想?
第7课时 《短文两篇》(一) 学习目标:能利用工具书及课文页下注释读懂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①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页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内容。 ②知道学生互相质疑提问。 ③检查翻译情况,纠正错误。看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积累知识。 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附译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图经》上说:“费祎升仙的时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重重叠叠的楼檐,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遇会到神仙呢!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就不会开锁让进。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面有石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充实而奇特。 后面的大厅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的样子,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坐在阁子里,给人以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第8课时 《短文两篇》(二) 学习目标:欣赏黄鹤楼和于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课堂学习: 第一块:复习 请大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 背诵。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作者带我们去黄鹤楼和于园“神游”了一番,你对黄鹤楼和于园的总体印象如何?两者有何不同?你“神游”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阅读,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3、学习评价:用笔把你心目中的于园画出来,并向大家点评一下于园“奇”在哪里。思考,画图。 4、组织交流、评价 全班讨论交流。 第三块:探究活动 1、如果学校的花圃要重新设计,你打算怎样来布置? 思考,分小组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 畅所欲言。 课后学习: 1.收集并吟诵历代歌咏黄鹤楼的诗文。 2.把《黄鹤楼》或《于园》改写成白话散文。 第九、十、十一课时 写作与修改 本单元是介绍国内外建筑艺术的说明文单元。介绍建筑物首先要准确把握它的特点,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其次,在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杂乱无章,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体会说明的顺序。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写。指导学生揣摩语言,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第九课时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学习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从多角度多方面观察和描写事物。 2、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协作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并总结“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二、观察画面,合编故事。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每人提一个问题; 2、归纳问题,围绕焦点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3、小组统一意见后合作编写故事。 三、演讲故事,动态修改。 1、随机请一小组讲故事(鼓励小组集体演讲); 2、其余同学听评故事; 3、教师补评,拓宽拓深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选择角度,练写片段。 “大鸟的健美”或“小鸟的弱小可怜”,“山林生活的自由快乐”或笼中生活的痛苦乏味“等等,从多角度多方面抓住特点观察。用十分钟写一百五十字左右。 五、交流评价,完整故事。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作文课上把故事完整的写出来。 第十课时 学生认真写作
第十一课时 学生修改作文 一、探讨修改要求 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的语言入手,探讨修改的要求。(课本102页) 二、学生自改及请求帮助 三、小组互改及推荐作文 四、师生合改一篇作文 五、学生根据评改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十二课时 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学习目标: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描述事物。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揭示要求。 请同学们听一段描述春雨的文字,谈谈获得的美的感受。然后引出:这段文字很美,它用拟人的手法,比喻的修辞,准确的动词,使曾令许多人生厌的春雨可爱又可亲。这就是语言生动形象产生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话须形象才动人。(见教参) 二、自学知识短文,明确生动形象的具体要求。 (仔细观察、深入了解、甚至展开想像等) 三、演讲比赛。 内容: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处景物。 要求: 1、 特征鲜明 2、运用多种修辞 处理方法: 1、学生选择一处景物描绘; 2、学习小组内轮流交流:一生讲其余听,然后围绕要求评价修改;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4、组织评价,肯定鼓励。 四、课后整理 将课上的演讲材料整理在练笔本上。其它: 第十三课时:诵读欣赏拟采用朗诵比赛。 第十四课时:单元综合活动拟采用演讲比赛。 (见单元整体学习)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