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8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23:00 点击数:[] ![]() |
||||||
课 时 计 划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课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内容: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描写手法。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 2、学习肖像描写,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资源:习题。对照习题,以提高能力 教法设计:自学引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板书: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