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 【字体: 】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42:02   点击数:[]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岸的意思。
  泊:划船*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板书题目)。
  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
  三、自学古诗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插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四、自学反馈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句含义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
  3.启发想象诗情画意:
  (l)闭上眼睛想象: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朗读全诗。
  4.小结:
  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范读。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七、作业
  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
 附:板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课文 12* 小木偶的故事人教课标教材

  • 下一篇文章:第八册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
  • ››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彩池》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习...
  • ››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
  • ››四年级语文下册:《趵突泉》教学设...
  •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
  • ››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教学...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