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字体: 】  
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36:51   点击数:[]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一、揭题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三、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精彩片断赏析——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三)

  • 下一篇文章:《宿新市徐公店》教学思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
  • ››四年级语文上册《五彩池》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习...
  • ››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
  • ››四年级语文下册:《趵突泉》教学设...
  • ››四年级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
  • ››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教学...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