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数学教育
   “不可破译”的密码      ★★★ 【字体: 】  
“不可破译”的密码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9:2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密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说十分巨大,除了众所周知的军事国防方面的应用外,现代金融、贸易、生产等无不在大规模使用密码.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密码的依赖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千百万台计算机联结成的因特网上,用户的识别基本上是靠密码.密码被破译就会产生危及安全的极严重的后果.计算机黑客的作为,即为密码破译的一例,连美国国防部的计算机都未能幸免,可见密码编制的难度了.
 由大整数因数分解的困难,人们研制成功一种不可破译的密码:RSA体制密码(见本刊2000年第6期《大整数的因数分解问题》一文).RSA密码是一种公开密钥密码,说它不可破译是形容破译之难,不过的确至今尚没找到破译的理论工具.
 一般密码编制理论中,称要传递的原文为明文,经加密后实际传递的是密码构成的密文,收信方则将其解密,恢复为明文使其可理解,就完成了通信任务.这其中加密和解密要用通信双方约定的方法,这一方法就称为密钥.更一般地,人们首先给定一个加密算法,不太严格地说,可把这一算法视为函数,函数的值就是密钥,而解密算法可以说是加密算法的一个反函数,使用同一个密钥(原函数的值)可将密文惟一地译成明文.
 密码的关键就在于通信双方约定密钥而不被外界所知,外界对密码的破译也就指向密钥了.而且为了防止外界可能的破译,就应尽力使外人不可能积累在同一密钥下的许多密文,否则可用统计分析法等确定出密钥,世界战争史、外交史上有许多破译成功的例子.这样就经常变换密钥,重要的通信要每天一换甚至通一次信换一次.
 这么频繁换的密钥怎样送给对方?如果随其他信息(用无线电或网络)易于失密,每次派专人送又不可能,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是RSA密码的长处了,它把密钥分成加密钥和解密钥.如A和B通信,A把加密钥公开送达B(可用明码电报或与上次通信同时),不怕外人知道,所以叫公开密钥,而解密钥留在自己处不送达B,B收到公开密钥后,用它加密要给A的信息,然后送回A(这也无须特别秘密),则A可用手中的解密密钥解密.
 外人没有解密密钥,就无从破译密码了,那么加密钥和解密钥就没有关系了吗?当然不是,否则就无法解密了.不过这种关系正是建立在大整数因数分解困难的基础上.换句话说,由公开密钥得出解密钥要进行一个充分大的整数的因数分解,你无法分解也就无法破译.
 具体的编码过程是,先找出两个不同的大素数p和q,再给定一个数r(一般是用计算机产生一个随机数或至少一个伪随机数,也可每次一换),使r与数(p-1)(p-1)互素,这三个数p、q、r就是解密密钥.
 再求一个数m,使(rm-1)能被(p-1)(q-1)整除.严格表述为:求m,使
 rm≡1(mod(p-1)(q-1)).
 由于r与(p-1)(q-1)互素,所以m是一定可求出来的(有数论定理保证).再求出数n=pq.m、n为加密密钥,即公开密钥.
 具体的加密方法为,设明文为x,可把x视为(或变为)一个大整数,设x<n,若xn,则将x表示为s进位的形式(sn,常用s=2形式)的数,使其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小于n,再分数位进行编码.求一个数y(0≤y<n)使
  y(modn)(可理解为,使(y-x)能被n整除),y就是用m、n密钥加密后的密文.
 解密过程为,求
 z=y(modn)(0≤z<n),
 在限定的条件(0≤y<n,0≤z<n)下有(可严格证明)
  δ=x,
  即得出明文.
 外人要想破译密码,就必须由m、n求出数r来.
 由此可见,要找到r必须由n得出p和q,即对n进行因数分解,如p、q取得相当大,即n相当大,由于分解困难,无法破译这一密码.
  由于运用现代计算机已可分解100位左右数的因数,因此n要取得相当大,从而p、q也要取得相当大,比如每个数80位以上,再求积,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
 是否还应考虑相应计算的复杂性和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呢?当然有这方面的问题,现在通常用复合编码法解决,即用其他计算比较简单、耗时少的编码方法编码,而每次编码所采用的密钥用RSA密码来传递,这既加强了安全性,又加快了速度.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等”对“不等”的启示

  • 下一篇文章:“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不可破译”的密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不可破译”的密码”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谈解题思路的发现与范畴间的辩证...
  •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 ››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
  •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 ››数学与文学
  •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与素质教育
  • ››如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 ››“问题解决”和中学数学课程
  • ››波利亚的解题训练与“题海战术”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