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积极创造条件,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数学开放性型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 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目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高中《代数》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平面内条直线,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这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为。对此问题可以把它改造为:某地区有条直线型铁路线,在每条铁路线的交点处设一车站,至多设多少个车站? 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引申推广。 2、设计数学开放题的基本要求 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3、适度开展数学开放题教学 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制约,因此,必须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教师作一些铺垫。另外,鉴于我国当前的教学实际,学生对数学开放题不太适应,不宜多搞。但同时,为使数学开放题逐步进入课堂,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大力推进中学数学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积极进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探索,为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度而努力。
以上从四个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方式和途径。浅陋之见,恳盼领导和同行批评指出。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