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68. 论授权立法 69. 新闻立法与言论自由 70. 计算机网络与言论自由 71. 论平等权的宪法内涵 72. 论宗教信仰自由 73. 论公民的财产权 74. 公民权利与计划生育 75. 安乐死与宪法 76. 西方国家的宪法保障制度 77. 论二次大战各国宪法的发展趋势 78. 论美国总统的职权 79. 战后日本天皇制 80. 论法国总统制 81. 政党与宪法 82. 论堕胎与宪法权利 83. 论弹劾制 84. 比较司法弹劾制 85. 财产申报的对象,范围和程序 86. 论宪法诉讼的程序和范围 87. 论法治原则的实现途径 88. 论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89. 论宪法与民主的关系 90. 宗教信仰自由的界限 91. 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 92. 论我国行政区划的新发展 六,中国法制史 1,论神判,天罚观念的社会历史基础 2,中国法律起源的基本特征 3,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4,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中的中国传统 5,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制中的"社会本位"原则 6,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制中的封建性 7,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资产阶级法治原则 8,试论《大清民律草案》中对中国传统的民事规范体系模式的创新 9,试论《大清民律草案》中对中国传统民法的继承 10,论《大清新刑律》对中国传统刑律的创新 11,论外国列强的在华治外法权 12,论清朝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13,从唐律的内容看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 14,试论太平天国法制的进步性 15,试论太平天国法制的封建性 16,论明代法制中的"重典治国"精神 17,试论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 18,试论元朝法律对唐宋法律的反动 19,试论《开皇律》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20,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21,论秦代法律制度对西周法制的创新 22,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在中国古代刑法史上的历史地位. 23,论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 24,试论汉朝的刑法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5,试论春秋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26,试比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中国当代检察制度之异同 27,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近代公务员制度之异同 28,试比较新民主主义法制与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的主要区别 29,论孙中山法律思想中的"中西合璧"特征 30,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法 31,从汉朝刑法原则和制度看法律的儒家化 32,试论中国古代工商经济法制的主要特征 33,论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冲突 34,司法独立原则与中国法律近代化 35,论中国古代民法的的基本特征 36,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检察制度 37,试论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38,试论明代婚姻和继承制度的变化 39,试论唐宋到明清三法司职权的变化及其意义 40,论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 七,外国法律史 1,西方自然法思想源流论 2,中西法律起源的比较 3,希腊,罗马宪政研究 4,罗马私法的精神 5,中世纪法律思想研究 6,中世纪教会法研究 7,中世纪西欧法律二元化的影响 8,古东方法特点研究 9,伊斯兰法律传统研究 10,法律移植与法制变迁的历史实践与理论 11,欧陆法律传统解析 12,法国民法典与法兰西民族文化 13,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的贡献 14,法德民法典比较 15,普通法精神与英吉利民族文化 16,英国土地法研究 17,英美判例法研究 18,英美宪政制度研究 19,英美司法独立制度研究 20,英美陪审制度研究 21,英美律师制度研究 22,英美合同法与对价制度研究 23,英美信托财产制研究 24,英美侵权制度研究 25,英美刑罚制度研究 26,英美法制现代化比较研究 27,近代西方法制思想研究 28,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29,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30,历史法学派的思想贡献 31,刑事古典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2,刑事人类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3,刑事社会学派刑法思想研究 34,两大法系陪审制比较研究 35,西方监狱制度比较研究 36,西方检察制度比较研究 37,西方警察制度比较研究 38,西方法院与法官制度 39,西方庭审模式研究 40,新自然法学思想评析 41,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 42,新分析法学思想研究 43,经济分析法学对现代西方法制的贡献 八,民法 1. 论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 论民法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义 3. 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4. 论民法对财产权的保护 5. 论我国人身权制度的完善 6. 论我国物权法制定的原则 7. 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8. 论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9. 论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0. 论民事法律关系的制度意义 11. 论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 12. 论法人制度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制度意义 13. 论合伙的法律地位 14. 论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 15. 论法人内部治理制度 16. 论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 17. 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18. 论意思表示 19. 论法律行为的分类及其意义 20. 论物权行为 30. 论代理制度对于市场交易的意义 31. 论表见代理 32. 论代理中的连带责任 33. 论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 34. 论无权代理 35. 论民事权利体系 36. 论人身权体系 37. 论民法中的物权体系 38.论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 39.论诉讼时效制届满的效力 40.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41.论民法中的归责原则 42.论过错责任原则 43.论无过错责任原则 44.论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功能 45.论所有权在物权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 46.论所有权与所有制的联系与区别 47.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48.论所有权的限制 49.论用益物权体系 50.论我国的不动产物权体系 51.论我国的土地物权制度 52.论我国农业土地物权制度的完善 53.论地役权 54.论典权 55.论担保物权体系 56.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57.论质押的客体 5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