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赔偿中的运用 38,论行政不作为的赔偿责任 39.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比较研究 40.加入WTO与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三,刑法学 1,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或罪刑适应原则或平等原则) 2,论犯罪概念 3,论罪与非罪的界线 4,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 5,论犯罪构成理论 6,论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 7,论犯罪结果(或危害结果) 8,论行为对象 9,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10,论单位犯罪 11,论刑法中的不作为 12,论犯罪的故意 13,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 14,试论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15,论正当防卫 16,论犯罪预备 17,论犯罪未遂 18,论犯罪中止 19,论共同犯罪 20,论牵连犯的几个问题 21,数罪并罚的几个问题 22,论死刑 23,论罚金刑 24,论缓刑 25,论自首 26,累犯的几个问题 27,论罪名 28,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几个问题 29,论交通肇事罪 30,论走私罪 31,论洗钱罪 32,论有组织犯罪 33,论假冒商标犯罪 34,论重婚罪 35,论挪用公款罪 36,论破坏生产经营罪 37,论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线 38,论强奸罪 39,"婚内强奸"的刑法分析 39,论诬告陷害罪 40,论伪证罪 41,论抢劫罪 42,关于诈骗罪的几个问题 43,贪污罪的几个问题 44,论合同诈骗罪 45,论保险诈骗罪 46,论受贿罪 47,论滥用职权罪 48,论玩忽职守罪 49,论侵占罪 50,论刑法对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保护 51,市场经济与刑法的适用 52,论刑法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53,市场经济与刑法观念的变更 5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 55,论刑事责任能力 56,论定罪 57,论刑事责任 58,论量刑情节 59,论"死缓"制度 60,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61,论证券犯罪 62,论毒品犯罪 63,论转化犯 64,论淫秽物品的犯罪 65,论刑法的时空效力 66,持有型犯罪之研究 67,婚内强奸的刑法分析 68,环境犯罪研究 69,论洗钱罪 70.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 71.特殊防卫权问题研究 72.刑事立法解释研究 73.单位犯罪研究 74.死刑问题研究 75.非监禁刑研究 76.论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 77.贪污罪研究 78.挪用公款罪研究 79.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研究 80.身份盗窃行为研究 81.职务性犯罪行为研究 82.犯罪中止中的自动有效防止类研究 83.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84.私营经济刑法保护研究 四,犯罪学 1,犯罪概念的犯罪学分析 2,犯罪学实证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评价 3,我国现阶段犯罪现象的规律与特点 4,犯罪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5,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防治对策 6,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 7,金融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 8,贪污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 9,贿赂犯罪的原因,特点与预防 10,女性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11,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12,农村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13,城市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14,强制性环境对犯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15,智力,气质与犯罪的关系 16,情景因素在犯罪行为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17,生物因素与犯罪的关系 18,需要结构与犯罪的关系 19,犯罪的犯罪学分类 20,犯罪人的犯罪学分类 21,犯罪统计的价值评断 22,犯罪数(隐亲)存在的原因与对策 23,社会反应与犯罪的关系 24,刑罚的预防犯罪价值 25,预防犯罪的模式探讨 26,刑事政策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 2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与定义 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五,宪法学 1,我国宪法关系初探 2,试论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3,试论我国宪法监督体制 4,地方人大党委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初探 5,试论统一战线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6,试论我国行政诉讼的宪法依据 7,试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8,试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关系 9,我国地方立法 10,公民权利与社会安定的初探 11,民族区域地方自治机关建设 12,我国基层政权建设 13,我国宪法性法律初探 14,论国家的管辖权 15,论宪法中的权利与权力结构体系 16,试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 17,国家求偿权初探 18,人民代表素质刍论 19,宪法诉讼制度初探 20,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的发展 21,论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效力 22,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关系 23,"论行政合一"原则在适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24,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 2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完善问题研究 26,宪法司法化研究 27,我国宪法修改研究 28,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民主政治建设 29,宪法概念分析 30,经济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 31,新民主形式:行政权力的扩大 32,论宪法中公民的迁徒自由权 33,论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保障 34,宪法效力权利研究 35,宪法基本权利效力问题研究 36,宪法修改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7,宪法解释基本问题研究 38,(具体)公民基本权利研究 39,公共权力研究 40,政协地位探析 41,宪政建设 42,选举制度与政治文明 43,迁徙自由 44,宪法与科技 45,关于我国公民财产权的研究 46,被选举权 47. 我国宪法的保障 48. 论违宪 49. 宪法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关系 50. 论我国的宪法修改 51.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 我国的立法体制及其特点 53. 论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4.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5. 宪法对地方政权的加强 56.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57. 论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 58. 言论自由的宪法界限 59. 结社自由与结社立法 60. 论立法权的特点 61. 论立法程序的原则 62. 论司法权的特点 63. 论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关系 64. 论宪法解释 65. 论宪法的效力 66. 论宪法的制裁性 67. 论宪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