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英语论文外语翻译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 【字体: 】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2:50:26   点击数:[]    

者 过程:物质 
我们知道,存在过程是过程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因为该过程中除了参与者("存在物")之外就是"环境成分",而且"环境成分"不是强制性的,可以省略。这样,there既不是参与者,也不是环境成分,只具有形式上(结构)的意义。因此,在概念功能这个层面上对存在过程中的there作上述分析是可行的。即把there单独隔开,作为一个没有概念意义的形式标记,不加以处理。 
对于被动语气中的被动标记by,Halliday无论是在作格分析(如对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1994: 
170)还是在及物性分析(1994:110,113,125,172,283)中都把它与参与者角色连成一体,当作一个功能成分,共同充当参与者角色。但在讨论主语、动作者与主位的重合问题时,他又把by单独隔开并加以分析(Halliday 
1994: 34 ): 
(a) 
I caught the third ball 
主位/主语/动作者  
(b) 
I was caught by the second 
主位/主语  
(c) 
the third I stopped 
主位 主语/动作者  
(d)  
by the fourth I was knocked out 
主位/动作者 主语  
而在后来对具有语法隐喻的分句作双重分析时,Halliday(1994: 345)又把by与"过程"(动词部分)划在一起,共同充当"过程",如下所示: 
the guests’ supper of ice cream was followed by a gentle swim 
功 能 参与者:被识别者/价值 过程:关系 参与者:识别者/标记 
类 别 名词性词组 动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 
Thompson在对被动标记by进行及物性分析时倾向于将by与参与者连为一体统一充当某一个功能成分(1996:85,111)。例如对The speech 
was followed by polite applause.这样的关系过程分析时,他把by化入"识别者/标记"(1996:96)。但对分句"Who 
has her calculator been taken by?"Thompson(1996: 30)是如下分析的: 
Who has her calculator been taken by? 
动作者 目标 过程  
而对since 1815 the country had not been disturbed by any war这一分句进行及物性分析时,他又把by与any 
war一并划归"动作者"。 
Halliday与Thompson分析被动标记by时采用了不同标准,前后不一致。这说明对被动标记by的分析仍然没有明确。在比较主位、主语与动作者的重合问题时,Halliday并未把by考虑进去。这恰好说明,形式标记by在概念功能层面上并没有实际概念意义,不宜与功能成分划归一体。Fawcett(in 
press)对介词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理解。他认为介词可划为两种,其中一种有语义含义,如in,at,in front of等表"地点"关系;on,before,at,in等表"时间"关系。第二种介词没有实际含义,仅仅表明补语是参与者角色,如The 
papers were checked by the customs officer中的by只表明customs officer是参与者,the 
shooting of the policeman中的of只用来表明the policeman是参与者。我们认为被动标记by正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因此,不宜把它划归参与者或过程,应把它与其它成分隔开并当作无需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标记,如: 
Or being recognized and thanked by former patients 
过程:心理 过程:言语 感觉者/说话者 
作为直陈语气中肯定句的一种类型,感叹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minor clause(姑且译为非语气句),一种为major clause(且译为语气句)。非语气句由于缺少"过程",难以对它进行概念功能分析;而对语气句(如Thompson所举的How 
absolutely lovely she looks tonight!与What a nice plant you’ve got!)可以进行及物性分析。问题在于应该把what/how划归什么呢?参与者、过程或是环境成分?对于这一点,系统功能语法学者们没有提供具体分析。 
我们认为,感叹句中的what/how仍然没有概念意义,它们只是一种形式标记。无论是语气句还是非语气句,无论有没有what/how,感叹句是通过语音来体现的,它的感叹句属性不随what/how改变。没有what/how,感叹句的意义也不会改变,只是语气上有些差异而已,如:"What 
a lovely day!"与"A lovely day!"。因此,在概念功能层面对感叹句作分析时,仍然可以把how/what作为纯形式标记,不划归任何参与者或过程或环境成分。 

2.2 语篇功能层面 
英语中it使用得较多的情况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分裂句。关于分裂句中it的语篇功能分析可参见黄国文(1999)。本文只讨论表时间、气象的分句中it的语篇功能。 
气象过程(如It was pouring)及表时间的分句(如It is half past seven)的主位结构不象"分裂句"中的主位结构那样有争议。学者们依据"主位"的定义"话语的出发点"(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e message)(Halliday 1994: 37)把it当作主位,其余的为述位(Downing 
& Locke 1992; Eggins 1994; Thompson 1996)。 
但由于it 是个形式标记,没有意义,划为主位就与Halliday的基本观点"主位"是"分句所涉及的东西"(that with which the 
clause is concerned)(Halliday 1994: 37)不相符,因为it没有任何指代或概念意义,并非属"that which 
the clause is concerned"。"主位必须要表达及物性的一个方面,参与者、过程或环境成分"(Theme must always 
include a constituent that plays a role in transitivity: a participant, 
process or circumstance)(Thompson 1996: 136)。如&2.1所述,it没有参与者角色,不是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 下一篇文章: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元功能思想
  •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
  • ››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与艺术...
  • ››英语论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
  •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 ››意图决定语篇制作的策略
  • ››略谈外国文学翻译评论
  •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