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的教学应处于“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境界,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 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即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为认识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确检查学习结果,总结学习活动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 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 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的观念。 1、要由过去主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要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转向要特别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 4、要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要特别注意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四、结论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中,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思维活跃、思路灵活,潜能得到开发,就能自学、自会、自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承鳌 确立优化主体教学原则着力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教育学刊 1999-12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来源:778论文在线 www.qiqi8.com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