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始发语言及归溯语言不同文化产生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导致的翻译不对等情况下,我们只有牺牲始发语言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亲属称谓时,这种差额翻译是不可避免的。 3.3谦称语翻译处理 汉语会在自己的亲属前加“家、舍、先、亡”这几个字,前两者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多指活着的亲人。家,尊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英语中常用的是father, mother;舍,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第、舍妹,在英语中就只用brother,sister;“兄弟、奴才、小生、鄙人、晚生、令郎、令嫒等”表示第一或第二以及第三人称指示的谦称和敬称。而英语中则直接使用人称代词“I/me”、“You”和一些名词,这种差异在翻译时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例3: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 ———《红楼梦》(第一回) 译文:“Excellent!” cried Shih-yin. “I’ve always maintained that you were cut for great thing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例4:“贾琏走上去说道:‘赖大是饭后出去的,水月庵离城二十来里,就赶进城,也得二更天。今日又是老爷的帮班,请老爷只管去……’”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译文:“Jia Lian came in. ‘Lai Da didn’t leave until after lunch, Uncle, and the Temple is over eight miles from town. He won’t be back till eleven o’clock at the earliest. As you are on call for this evening I think you should go ...’” —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Uncle”这个称谓加在这儿,在目的语读者来说非常自然、易懂,却巧妙地点出了贾琏与贾政之间的叔侄关系。同时,这个添加也不是绝对的无中生有,可以看作是对“老爷”的灵活译法。此处“老爷”若忠实地照原文译成“Sir”,很可能让读者以为贾琏成了贾政的奴仆,因为在英语里,凡是下级对上级,奴仆对主子,一个耳熟的口头禅就是“Yes, Sir !”。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观念等的变化,亲属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作用也出现了减弱。汉语亲属称谓语也会产生相应的简化:“堂”、“表”亲属称谓语的简化都在90%以上,形式上省掉“堂、表”等区别性成分,与相应的非堂、表亲属称谓语相同。如“堂兄”、“堂叔”、“表叔”一般用“排行+哥/叔”称呼,或直接用“哥哥”、“叔叔”称呼。就英语来说,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Michael, Linda, 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 Mrs Howard, Miss Jones等)。随着文化的互相借鉴、融合,在称谓语的使用上将随之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我们更应关注,并研究其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其它影响。 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中华文化知识精华》王建辉,易学金主编.-4版(修订本).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 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合肥:安大出版社,1997. 潘明霞.英汉亲属称谓对比[J].巢湖学院学报,2004,(1) 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3) 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 Penguin Books,1997.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