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我国茶花育种应发挥我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我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 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 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2. 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代发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目前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 3. 培育矮化品种:茶花株型高大,特别是云南山茶本身就是乔木,枝条长,叶大而稀,不宜在居室内栽培。可利用茶属中矮生的植株,杂交得到节间短,株形丰满的新品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和美化居室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这为茶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许多南方省市的居民都有栽植茶花的爱好,昆明、温州、重庆等城市还把茶花定为市花,并成立了中国茶花协会,进一步促进了茶花的普及推广。可以预期,山茶花作为中国原产的著名花卉,是极有市场价值的优秀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