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难以继续大量蒸发出来,即排汗排急了反而把汗憋回去了。为此,排湿时应注意不要大排湿,天地窗不要开得过大,应逐步开大天地窗,配合水分在高温下慢慢排出,保持湿温一直稳定在38~39℃即可,不可降到太低。
2.2 解决挂灰的技术措施
2.2.1 采用高温脱水变黄,缩短低温变黄时间
点火后只要烟尖不促青,可以1℃/h升至38℃。如果底层矮易促青应升至36℃保温,黄尖后再升至38℃,38℃保温至变黄3成左右再升至40℃,保温至烟叶变黄5~6成,再升至42~43℃,保温至变黄不超过八成,湿球温度38~39℃,再升温转火。
2.2.2 八成黄早转火,慢慢地提早排湿
烟叶达八成黄转火,能及早地进行高温脱水,脱水时间亦较长,水分易脱出来。如果42~43℃变至全黄后转火再高温脱水,这样脱水时间短。因为此时烟叶已变至全黄,应及时转火定色,若拖长时间易发生“棕色化反应”。时间短,水分不易彻底脱出来,亦会产生挂灰。所以不能全黄再转火,以八成黄早些转火较好。
因烟叶水分较大,应提早排湿,八成黄转火时开始排湿。排湿要慢慢地进行,天窗可开1/4~1/3,地窗开2~3cm的缝隙。主要应根据湿球温度的要求来掌握天地窗的开度。此时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8 ℃左右,还要将排湿的时间尽量安排调节到气温较高的白天避免在下半夜排湿而降温。
2.2.3 拖长中火(43~48℃),高温脱水
转火后拖长中火的时间,43~48℃约保持24~30h进行高温脱水,可采用每升1℃保持4~5h,慢升温使烟叶较多的水分在高温下慢慢地蒸发出来,使烟叶边升温脱水、边加大变黄、边排湿干燥,三者相互协调进行,45~46℃时烟叶要达到全黄。43~48℃湿球温度保持在38~39℃,48℃时烟叶应达到小卷筒,叶片干6~7cm开始卷筒。
2.2.4 实施“低温定色”
一般烟叶50℃时达到小卷筒的状态,烟叶含水量在50%以下,此时再升高温度超过50℃不易发生“棕色化反应”。上述挂灰烟叶多数在48℃后出现,如果烟叶在48℃时已达到小卷筒状态,就可以抑制棕色化反应的进行,防止产生挂灰。以后按正常烟叶的烘烤技术进行操作。
总之,解决水分较大的上部烟叶挂灰的技术关键是:高温脱水变黄,缩短小火时间,降低烟叶变黄程度,42~43℃八成黄早转火,慢慢地进行通风排湿。延长中火的时间,促使烟叶水分在43~48℃高温下排出,低温定色,达到温湿度平衡。以上措施,1998年在安丘市有关乡(镇)实施后,烟叶挂灰现象大大减少,程度减轻,质量提高,效果十分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