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 【字体: 】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0:08:33   点击数:[]    

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进程,则吾人必须重新审视、深思近代电脑科技的发展结果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为何。

二、平民(Citizens)与网民(Netizens)

当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刚被「好事者」加以应用而源源引入社会之际,固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一阵阵「好之者」的惊叹与全心崇尚以及「恶之者」的疑惧与亟力抵制;并且,有些人在做了良好的适应之后,逐渐习惯地以电脑为生产工具,甚至进而使得电脑成为其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这种种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虽然也风风光光地喧腾吵嚷过一时;然而,这些现象对于社会学者而言,或许尚不足以引起这些习惯以「整体社会」为研究考量对象的社会学者的兴趣。因为这些「个人电脑」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而且是缺乏联系的。这些个人电脑充其量或许只是「改善」了些许个人的生活或工作品质,但对整个社会而言,意义或许不是太大。但是,当这些一部一部各自独立的电脑,后来被以某种有秩序的方式,逐一串连起来之后;于焉在一瞬之间,一个以电脑为基本单位的电脑社群(computer community),突然间从无中生有的形成了。这个「新生」的社群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只是由许多个人电脑所架构起来的、「静寂」的、电脑站(computer stations)的集合,或许可以电脑网络(computer network)姑且称之。但是,透过如此的安排组构,却使得在一台个人电脑之前的使用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有了机会形成一个「活络」的、有生命力的社群。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社群竟然也同样地具有沟通情感与传递讯息的功能。而沟通的方式,除了私底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外,在个人与网路中的集体大众之间较属「公共场合」的双向联系,亦成可企及之状态。传统社会中资讯习惯由中央核心流向边陲地带的「沟通模式」,在这个新兴的电脑网络中,已被彻底地颠覆、推翻。这个新兴的电脑网络形成了一种「草根式」(grassroots)的联结。这种草根式的联结,最大之特色就是允许那些即便是位于社会网络中最底层或最边陲的人,也都与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人一样,拥有同等的机会在网络中,陈述他们的意见、传达他们的心声。这个奇特而不同凡响的、炫人耳目的现象乃使得当代社会学者不得不擦亮眼睛,开始密切注意其发展的动向。因为这个「电脑网路社群」的存在,意味著一种新的、可能的人类社会的组织或结构方式,已在当代的人类社会中,公然地被实验而逐渐成型中。新的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或许将会转移成以「电脑网路社群」的架构为蓝本也说不定;而这个「电脑网路社群」的存在,也可能隐喻著新的人类社会的社会秩序,将会逐渐透过(甚或必须藉由)这个电脑网路社群来加以维持。而更令当代社会学者瞠目结舌的现象是:这个电脑网路社群并不因此即划地自限,以目前已达成的「成就」为满足。如同《科学怪人》一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 Frankenstein)的创造物,在被拼整出来后,即不断藉著增生的驱体来占据空间,并在时间中自在地优游一般;这个由当代人类社会所集体酝酿创造,并在二十世纪末叶趁势崛起,突然冒出的「电子怪兽」--电脑网路社群--正逐渐由区域性(local)的组合,加速演变成为无远弗届的,能将整个地球上所有的人类社会在片刻间串连起来的网际网路(Internet)。然而,与「科学怪人」不同的,这个「电子怪兽」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而已,这个「电子怪兽」甚且已「溶入」这个社会,变成人类社会的构成部份,而且是甩脱不掉的核心部份。这个特出的耀眼现象,更是令当代所有有识之士睁大眼睛拭目以待,而意欲窥其究竟、探其意涵的。因为「地球村」、「世界一家」、「生命共同体」等原本只是在理论上或概念上的「乌托邦」,如今似乎有了坚实的、方法上的客观存在基础。

对于社会学者而言,「电脑网路社群」所给予他们的最大启示则在于:当电脑网路联络电脑之时,同时也就联系了使用电脑的人们,而就在「联结上了」的当下这个时候,电脑网路就旋身变成了社会网络(Wellman, Salaff, Dimitrova, Garton, Gulia, and Haythornthwaite, 1996)。这个现象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意义是:这个由电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Computer-Supported Social Networks, CSSNs)乃是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ies),这一个对人类而言是全新经验的「生活事物」,的重要基础。与过往人类在真实社区(Real Communities)中,必须亲身与其他人来往互动的情形相比较,虚拟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电脑与电脑之间的连线),较少有社会面貌的接触(更可能是完全的陌生人)。而这种电脑连线的沟通方式,基本上是较少道德束缚或社会规范的,而且是比较具有创意的(因为较无成规可循);但也因此是比较原始(较少掩饰)、粗鲁而直率的。虽然有这些先天上的限制,然而电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CSSNs)却仍然能够撑持强联系(strong ties)、中联系(intermediate ties)与弱联系(weak ties)等,这些在真实社区中才会有的网络关系特性;进而使得电脑所架构的社会网络可以拥有足够能力在虚拟社区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

  • 下一篇文章:Frontpage网页制作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 ››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Win2003服务器RPL远程启动服务的安...
  •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 ››网络与未来出版
  • ››强化网站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 ››试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问题的分析...
  • ››浅论气象业务建设中网络故障与及时...
  • ››浅谈人防指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研究
  •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