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
   台湾网际网路兴起之政治经济学分析      ★★★ 【字体: 】  
台湾网际网路兴起之政治经济学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0:08:30   点击数:[]    

集中情形非常的明显。以前述的电子商务利润而言,在1995年时,美国线上服务业者的国内外营收占去全球营收的64.2 %,欧洲线上服务业者则占去29.5 %。其他地区的业者则拥有剩下的6.3 %,由此可看出线上服务的主要市场目前还是集中在美国与欧洲(资策会,1997c:109-110)。同时,全球线上广告的收入也多集中在前20大线上广告站上,排名前十名的企业营收更占广告总营业额的65 %强,显示线上广告市场的高度集中性(资策会,1997e:145)。
除了网路服务业与商业的部份以外,与网路相关的资讯设备硬体与应用软体等方面,也都在全球主要的工业国家当中,呈现出高度的成长与集中性,为这些国家带来新的商机与发展。1996年的世界主要资讯国硬体工业产值,都反应出成长的状态。

其次,就网际网路伺服器全球各区域成长的情形来看,虽全球各地区均有成长(如全球七大区域合计从1994年的246万台、1995年的486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804万台),但主要的网路伺服器仍集中在北美及西欧二大地区。如表二所示,1996年的全球伺服器座落在北美地区的有511万个,占所有的63.57 %、西欧地区有206万个,占25.61 %、亚太地区有69万个,占8.6 %、以及其他四个地区总共拥有18万个,只占2.25 %,显示网路发展高度集中在少数地理区域当中。

网际网路虽是全球化的商品,但受惠者却是少数的工业资本国家,从1980年代发展出来的「整合服务数位网路」(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s,简称ISDN)新传播科技的发展,即是一个由少数国家与供应商获利的显明例证。而网际网路浏览器软体的使用集中情形更是明显(见表三),由美国网景(Navigator)与微软(Internet Explorer)二大

公司所制造的浏览器,虽彼此所占市场互有消长,但他们共同所控制的市场,从1996年二月的77 %、1996年八月的91 %,一路成长到1997年一月的98 %,几乎囊扩了所有全球浏览器市场,其他较小公司却由原先的23 %的市场占有率,在短短一年内降低即到只剩下2 %,显示网路浏览器软体市场兼并之快速,已不是过去经验中所能想像的。依懋拉那(Mowlana, 1996:57)的观点而言,「新的科技形式所产生的新秩序,提供了少数掌控者在发展上的一个全新意义与概念」。
三、国家、国际资本与跨国性组织对全球网路基础建设的推展

(一)全球化经济中的主要推动角色

在这个新的全球化经济当中,企业的竞争力高度依赖著国家与「跨国性组织」(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如何有效地引导其领域内成长策略的政治能力。政府的行动并不只限于对跨国贸易的管理,它同时可以提供必要的技术发展与人力资源的训练、与资讯经济运作的基础,底层建设即是国家可推动的重要发展项目。同时,来自政府部门的市场(如国防与传播通讯)以及政府补助与柔性贷款(用作研究发展、训练与外销),对国内公司在全球竞争的定位上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Castells, 1996:105)。因此,各国莫不积极的由民间资本家提议,由政府制定政策与法令,推动资讯全球化的发展。 在网路先锋国方面,在资本家利益的敦促之下,美国的政府与民间企业高度的配合,首先推动所谓「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以私营部门为主导,减少法令限制,降低政府干预。并且,加上由政府与民间所组成的双重力量,主导对某些具高度重要性的跨国性组织之目标设定与发展方向,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充得以加速进行,而有利于工业强权掌握新的全球经济、有效累积全球资本。因此,美国与其他工业国的资本利益、国家的政策发展以及跨国性组织之结盟与合作,便成为网际网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要推动角色。


(二)从NII到GII:美国资本利益与政府对全球网际网路的推动

由于受到美国国内企业利益的影响,美国的传播政策在1990年代进一步的松绑,国会、白宫与联邦传播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先后发表对发展资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支持声明。克林顿政府在1993年9月15日针对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所提出的「行动纲领」中,阐明政府巩固资讯工业结构的政策。进而在1994年3月间,美国副总统高尔(Al Gore)在联合国电讯传播会议中,首先提出国家资讯基础建设的全球版本 ━ 即「全球资讯基础建设」(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GII)(彭慧鸾,1997:46; Bettig, 1997:145),强调全地球资讯网络的建立,将使全球资讯市场成为可能,而得以使消费者在网络上买卖产品,使电子商务更趋发达。1995年2月,七国高峰会(The Group of Seven,简称G-7,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与义大利)亦在布鲁赛尔的会议中,采用美国的说法,至此,GII的理念正式被工业资本强权运用来推广其资讯全球化的方针(Bettig, 1997:145)。

1. 民间推动资讯产业自由化

在美国,除了国防部对网际网路进行研发外,私营部门也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网际网路的发展,IBM与MCI对网络建设的参与即为一例。而当网际网路逐渐成熟后,美国与欧洲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

  • 下一篇文章: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台湾网际网路兴起之政治经济学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台湾网际网路兴起之政治经济学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 ››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Win2003服务器RPL远程启动服务的安...
  •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 ››网络与未来出版
  • ››强化网站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 ››试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问题的分析...
  • ››浅论气象业务建设中网络故障与及时...
  • ››浅谈人防指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研究
  • ››台湾网际网路兴起之政治经济学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