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基本的网络设置 如果Linux 系统已经做好了上网配置,同时亦能在充当服务器的电脑上浏览资料,这时就可以设置你家的网络了。以下是家庭网络要遇到的情况,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后,才能真正动手组建家庭网络。 1. 对外的网络联接界面是DHCP的客户,虽然它没有固定的IP,只有对外的Gateway、DNS等,但不会影响Gateway 的功能。 2. 对外的网络联接界面有固定的IP(例如i-Cable),或者ISP能提供长期连线服务,他提供的IP会固定数天日才转换一次。 3. 对内的网络联接界面使用私人IP,即192.168.0.1 这组class C private IP。 假定你需要的网络资料是: eth0---- IP :202.82.1.10 Network :255.255.255.0 Broadcast :202.82.1.255 Gateway :202.82.1.1 DNS :205.252.144.228 eth1 ---- IP :192.168.0.1 Networ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0.255 二.用图像界面设置网络 可以用linuxconf.(如果用RedHat)进行设置,这是个比较方便的工具。 1. 以Superuser 的身份用linuxconf 将工具调出。选取Config →Networking →Basic host information,在上面分别填入eth0及eth1 的资料。eth0 是对外的联接界面,所以要填202.82.1.10 那组资料,而eth1 是对内联网的联接界面。所以用192.168.01 那组。最好同时在Module栏填入那个ethernet 界面所需的module。在Networking →client tasks →routing and gateways →set Defaults,填入gateway 的IP,在下方按“Enable Routing”键。 2. 在Networking →Client tasks →Name Server Specification (DNS) 处填入你的DNS,这里可以填入两个以上的DNS 服务器。(其实所有的DNS Server的功能都一样,填哪个都没啥区别),填上你的ISP 提供的DNS。记得所有的资料填好后都要按确定。 3. 如果你用上述PPP 时,也可以在linuxconf 中设置,在linux conf 选PPP/SLIP/PLIP,在PPP/SLIP/PLIP Configration上按Add键,随后再选PPP(按确定),在其中填入资料,如电话号码,Modem Port(如上述所述),再填上Login Name 和Password 就成了,电脑会自动给你的ppp 编号为"0"(即ppp0)。 三.装入需要的Module作防火墙 ipchain除了可作防火墙外,也是分享网络的一套实用工具。使用ipchain是在Kernel中建立ipmasquerading的modules。而因为要做Gateway,所以关于Routing、IPsharper亦需使用。 注:要用superuser的身份进入/user/src/linux的目录,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xconfig,在选择完成后请存储设置: “make dep”,“make clear”及“make bzImage”因为有modules的改动,所以同时要做“make modules”及“make modules_install”你所compile的新modules将会放入/lib/modules/2.XX(与核心号码对应)的目录内。 四.用insmod指令载入module 由于今天有很多distributions己经默认用户将它作为gateway等服务器,所以这些mobdules多数己经预先为用户compile好了。所以在Compile前可以试试将他们用指令“insmod”装上看看。几个要用的modules分别是: 1. ip_masq_user 2. ip_masq_raudio 3. ip_masq_ftp 4. ip_masq_irc 5. ip_masq_vdoline(如果你要用vdoline这玩意) 还有两个,一个是玩quake游戏用,另一个是给cuseeme(这是个网上的视图工具),这些modules全放在你的/lib/modules/2.2XX/ipv4目录中。 五.加入必需的参数 让系统在启动时自动挂上上述的Modules。用/etc/rc.d/rc.local是个不错的主意,rc.local是系统中最后的一个启动程序,只要用文字编辑加入下面的句子即可: /sbin/insmod ip_masq_user /sbin/insmod ip_masq-raudio /sbin/insmod ip_masq_ftp /sbin/insmod ip_masq_irc 如果不想写,也可以试用echo这个小玩意。$echo "/sbin/insmod ip_masq_ftp" >> rc.local 这样会将括起的整句写入rc.local文件的最后一行。记住要用两个">",如果一个会overwrite整个rc.local的内容。可用上述方法重复将每行echo入rc.local内。 六.使用新编译的核心 如果你的Distribution并未为你预先编译modules,那么你就要如上所述的编译核心并安装modules。而新作出的压缩核心会放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 中。将这个bzImage链接,或移到/boot 目录中。将修改/etc/lilo.conf 中的设置,加上新的一段指向核心再用“lilo -v -v -v”装入Master Boot Record (MBR)。 七.ipchain 的设置 ipchain 主要调节防火墙的防护功能,分别对进口及转传部加以调节。当然在家里用的防火墙并不需要太复杂的设置,下面有两个基本的设置可供参考: 给PPPO 用的#!/bih/sh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sbin/ipchains -A forward -s 192.168.0.0/24 -j MASQ 给Ethernet 用的#!/bin/sh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sbin/ipchains -A forward -s 192.168.0.0/24 -j MASQ -i eth0 上述两个例子的头一句是一样的, echo “1” 到“ip_forward” 是令ip_forward 生效的。因为系统中的默认值是“0”,意即不使用ip forward。 第二句只有最后一段不同,其中的“A” 代表ipchains 的规则会对以下的一段发生作用,而“s” 代表source 及其支配的IP 地址或SubMark。在该例中只用了192.168.0.0 - 192.168.0.24,当然你改成192.168.0.0/5 也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