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配筋长度与配筋率 为确保质量,对不同桩型、不同受力特征、复杂土层条件下桩基的配筋长度和配筋率规范中均有不同规定,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未根据计算进行配筋;挖孔桩桩径不小于800mm,会有层数不多的情况下挖孔桩桩身配筋率有的过小,未按GB50007-2002第8.5.2条进行合理调整;按JGJ94-94附录D.0.6.4-(1)条要求,根据验算发现抗拔桩钢筋配筋不足;抗拔桩未提供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抗拔桩未通长配筋,违反JGJ94-94第4.1.3.2-(3)条;人工挖孔桩按端承载桩设计配筋长度不满足GB50007-2002第8.5.2-7.3条;基桩系摩擦端承桩,在坡地上(基岩坡差很大),基桩配筋宜通长配置;沉管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未穿过软弱层,不满足GB50007-2002第8.5.2.7条等。 (8)桩间距 为了避免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的影响,设计中应控制桩间距在允许范围之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某工程项目大部分预应力管桩桩距不满足DB32/112-95第9.6.8条,尤其02栋B-D/2-5轴间桩距过小,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跳打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首先应考虑调整布桩。某工程有部分桩间距不能满足JGJ94-94第3.2.3.1条;某工程01栋与05栋间二排桩之间桩间距不足;某项目采用的“A”型压桩,根据97G3611图集说明,应用“B”型,相邻挖孔桩扩大头净距小于1m,违反GB50007-2002第8.5.2.1条等。 (9)桩身强度与耐久性 新规范对桩身强度验算和耐久性提高了要求,由于重视不够,存在问题不少:桩身强度未验算,违反了GB5007-2002第8.5.9条;未见地下砼构件环境类别划分与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不符GB50010-2002 第9.2.1条;结施图中未注明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违反GB50010-2002第3.4条;施工图未注明桩身砼强度等级,未根据场地的环境类别及设计要求决定砼强度等级;勘察报告上场地环境类别Ⅲ类,基础砼强度等级C25,不符合GB50010-2002第3.4.2条;基础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大于40mm,违反GB50010-2002第9.2.1条。保护层最小厚度是50mm,未按GB50010-2--2第9.2.4条采取防裂构造措施。 (10)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基本属于施工阶段的问题,少量问题如:某工程地下车库的抗拔桩载荷试验及质量检验要求未明确,设计时未按GB50007-2002第10.1.7和10.1.8条的要求提出桩的检测要求,设计阶段存在的此类问题相对较少。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