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冶河大桥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6:56 点击数:[] ![]() |
||||||||||||||||
3.3 清孔及钢筋笼就位 本工程大直径桩均为嵌岩桩,必须清除孔底沉渣才能保证单桩承载力,因此本工程采用了二次清孔工艺。 3.3.1 首次清孔 桩身成孔后经验收合格,首先用冲击钻头泛浆,掏渣筒清孔,直到孔内泥浆比重控制在1.1~1.2之间,沉渣厚度小于5cm。 3.3.2 钢筋笼就位 (1)将验收合格的钢筋笼运至孔口,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变形; (2)采用16T吊车吊装钢筋笼入孔。吊装钢筋笼采用专用钢丝绳并带[16扁担,吊装时要对称吊点,吊点处加强,吊钩垂直于笼子中心,保证钢筋笼垂直下入孔内。 (3)由于本工程钢筋笼顶标高均在自然地面下,深度各桩不一样,根据情况笼顶设置吊筋将钢筋笼悬挂于孔口[16槽钢横担上并用钢管在孔口固定定位,以防止其偏位并发生浮笼现象。 3.3.3 二次清孔 本桥采用抽浆法进行二次清孔,可以有效地清除孔底沉渣。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注意事项: (1)高压风管沉入导管内的入水深度应大于钻孔内水头到出浆口高度的1.5倍,一般不宜小于15m,但不必沉至导管底部附近。钢筋骨架须在导管吊入之前先放入。 (2)开始工作时应先向孔内供水,然后送风清孔。停止清孔时应先关气后断水,以防水头降低造成坍孔。 (3)送风量大小与钻孔深度及导管内径有关。本工程导管内径为25cm,送风量需20m3/min,风压(MPa)可按公式H/100+0.05计算,H为风管口入水深度(m)。 (4)当孔底沉淀较厚且坚实时,可适当加大送风量(送风量大则沉渣上升的速度也大,沉渣易被吸上),并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 (5)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如孔较深,则中途宜停顿片刻,待孔内上部悬浮钻渣均匀沉淀后,再送风清孔一次。当风管口设置很低,在清孔过程中不能保持孔口水头时,不可马上停止送风,先将风管或导管提升一定高度才停止送风,以免稠浆渣将风管口堵塞。 3.4 水下砼灌注 清孔完毕应立即进行水下灌注桩身混凝土,利用清孔用导管安装初灌斗直接灌注,可缩短灌注时间。 3.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水下砼施工必须进行专门的配合比设计。本工程采用C25普通硅酸盐砼,掺入适量DH4B缓凝高效减水剂。其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2 C25水下普通硅酸盐砼配合比
3.4.2 准备工作及浇注 (1)本工程采用内径250mm导管浇注水下砼,接头采用丝扣连接,用“O”形橡胶圈密封,严防漏水。下导管前进行水密性检查,检验水压为0.6~1.0MPa,不漏水为合格。 (2)首盘砼用量经计算为4.4m3,灌注前先配制0.3 m3水泥砂浆放入初灌斗,并用隔水塞(用砂球制成,外径比导管内径小2~3cm,铁丝绑扎牢固)封住初灌斗底,备足初灌砼,剪断铁丝使砼靠自重流入孔底。 (3)首盘砼灌注埋管深度不得小于1m,浇注过程中导管在砼中的埋深控制在2~4m。灌注中经常用测锤探测砼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4)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断孔内的情况。 (5)浇注水下砼的最后砼面高程高出设计高程80~100cm,以保证凿除桩顶砼浮渣后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桩身砼顶质量。 (6)砼浇注过程中,及时统计每桩砼浇注量,并计算桩身砼充盈系数,每根桩作砼试块2~3组,专人填写水下砼灌注记录。 3.5 桩基检测 3.5.1本工程对所施工桩基采用低应变方法100%检测,并根据设计院要求对10号b孔及11号b孔进行现场高应变检测,对施工的3号a孔及9号a孔桩身进行了钻探取芯检验。 (1)低应变检测委托河北大地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所施工30根桩,根据检测报告显示整体桩身质量比较完整,除5号b桩为Ⅱ类桩外,其余29根均为Ⅰ类桩,Ⅰ类桩达96.7%。 (2)桩身高应变检测委托河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地基检测所进行,对所检测10号b 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25405KN,11号b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26152KN。高应变检测完成后将实测数据交设计院复核验算均符合设计要求。 (3)桩身钻探取芯检验委托河北地矿建设集团二分工司进行,对所检测3号a桩及9号a桩结果为:岩芯混凝土级配良好,外观良好,岩芯采取率98%,破碎带取出了代表性岩芯。 3.5.2 C25普通硅酸盐砼试块90组,经石家庄交通局质监站检验评定,均达到设计要求。 4 经济分析比较 采用上部无水地带人工挖孔,下部富水地带机械成孔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既避免了全部用人工挖孔无法全部挖到位、进度慢、危险性大的缺点,又避免了全部用机械成孔速度慢、成本高的缺点,明显提高了工程进度,并大幅降低了工程成本。经综合测算,有效缩短工期1个月以上,节约投资12万元。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