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在设计预应力框架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6:44 点击数:[] ![]() |
|||||
三、 预应力框架的结构布置及配筋构造 : 1、 预应力框架的结构布置 : 框架梁的截面高度h可采用1/12~1/18 L,梁截面宽度b=(1/3~1/5)h,当截面配置一束预应力筋时,b=250~300mm;当在同一截面高度配置二束预应力筋时,b=300~400mm。 框架柱多为矩形截面,按轴压比小于0.6来确定截面尺寸。此外,柱宽尚应满足梁的预应力筋和柱纵筋的布置要求。在平面布置中,柱子较长的一边宜垂直于梁的轴线方向, 这样布置框架柱的目的在于: (1) 便于排放预应力锚具和柱子的纵向钢筋。 (2) 使得柱子所分配的弯矩较小,计算所需的钢筋较少,便于柱纵筋的排放。 2、 框架梁的配筋构造 : 框架梁中有关预应力筋和锚具的构造在许多资料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本文不再重复。下面将重点介绍梁中普通钢筋的构造,这往往是设计人员容易忽略的问题。典型的预应力梁的截面配筋,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梁中受拉区配置的纵向普通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As应符合下列规定: Asfy/( Asfy+ AsσP)>0.25 或 As=0.3%bh 取以上两式计算结果的较大值。纵向非预应力钢筋应均匀分布在梁的受拉区,并靠近受拉边缘,其直径不应小于14mm,长度应符合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2) 梁箍筋不仅起着抗剪的作用,而且在施工时还起着固定波纹管的作用,因此,箍筋的直径不宜过细,一般取10~16mm。箍筋间距100~200mm. (3) 由于温度应力和不均沉降的影响,即使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沿梁长方向也会出现若干条较细的垂直裂缝,这种裂缝一般是沿梁长均匀分布。为防止这种裂缝的出现,梁两侧宜放置直径为10~16mm的普通钢筋,间距控制在100~150mm。长度应符 合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 3、 框架柱的配筋构造 : 典型的框架拄配筋,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排列柱纵向钢筋时,必须首先考虑预应力锚具的布置。 (2) 柱的纵向钢筋应尽量选用较粗的直径,以减少钢筋的根数便于施工。当选用直径在28mm以上的钢筋时,应在设计中特别注明要采用机械连接,以保证施工质量。 4、 框架节点的配筋构造 : 框架边柱节点构造,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二点与普通框架的不同之处: (1) 梁顶纵筋伸至柱边后应向上弯折,这是为了避免与预应力锚具和局部承压钢筋网片发生矛盾。 (2) 框架柱宜伸出屋面与女儿墙同高,便于梁顶纵筋和柱纵筋的锚固。 本文是笔者对近几年从事预应力设计工作的一个系统总结,相信对同行会有一定的帮助。但限于笔者水平,加上时间仓促,文中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笔者要特别感谢东南大学的吕志涛院士和王曙光博士对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