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讲企业内部因素大部分是可控的,但是在中国这种企业中不可控的因素占很大一部分,我们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可控因素应该变的更多,但是现在却相反。尤其是在国营(或国家控股)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例如,某安装公司新上任的经理想增加企业的利润,精简机构,经计算,要减掉一半的员工,你认为可以吗?可能不行,即使员工没有过大的意见,政府也会干涉你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个上万人的公司,那就更不太可能了。在或者,公司有一块很值钱的地皮,你准备买了,准备改进公司的设备,恐怕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吧,因为那些东西不是你的。所以内部环境的可控制程度在这些企业中被大大的降低了。这又回到了前一个问题,是产权的问题。是由产权不清晰引发的这些问题,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不是某个人可以决定了。 问题的出现的同时,机会也在来临。西部的开发,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机会,把握不住机会,生存问题马上就摆在面前了。企业内部的问题,改革的方法很多,但是到具体实施的时候,困难就相当的大,这就是企业贯彻力度的问题(用流行的话讲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没有执行力,或者力度不够,带来的问题是很麻烦的。西方谚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在当今的环境下更应该把这句话贯彻进去,变的慢都不行,你慢了别人是不会等你的,等你在去追赶的时候就很难了,看来确实需要变化了。 公司的内部核查还有很多,如财务方面,产品方面,以及服务等。都关系到公司的生存问题。每个职能部门都应该认真自己的分析现状,找出适合现在发展的方法。把问题分开来解决,把复杂的问题解开,共同解决掉,找出最适合公司发展的路。让公司在市场环境中能够生存、发展下去。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