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控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5:26 点击数:[] ![]() |
|||||
3、 事故分析 3.1 滑丝 3.1.1可能在张拉时锚具锥孔与夹片之间有杂物。 3.1.2钢绞线上有油污、锚垫板喇叭口内有混凝土和其它杂物。 3.1.3锚固效率系数小于规范要求值。 3.1.4钢绞线可能有负公差及受力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3.1.5初应力小,可能钢束中钢绞线受力不均,引起钢绞线收缩变形。 3.1.6切割锚头钢绞线时留得太短,,或未采取降温措施。 3.1.7长束张拉,伸长量大,油顶行程小,多次张拉锚固,引起钢束变形。 3.1.8塞片、锚具的硬度不够。 3.2 断丝 3.2.1钢束在孔道内部弯曲,张拉时部分受力大于钢绞线的破坏力。 3.2.2钢绞线本身质量有问题。 3.2.3油顶重复多次使用,导致张拉力不准确,应重新标定油顶。 4、结束语 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中,钢绞线伸长值的量测和记录尤为重要。本工程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钢绞线进行测量,并对此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校核,最大偏差不超过4mm,且张拉伸长值的误差均在控制范围内。但预应力施工中仍有很多现象很难准确分析,需不断摸索和总结。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