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岗石区间施工管理技术小结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4:21 点击数:[] ![]() |
|||||
8.5技术措施 ⑴施工准备: 今年5月16日开始进入含水砂层距拱顶 ⑵严格按方案施工,超前小导管密排布置,施做时角度放平,防止击穿隔水层,并进行超前注浆。 ⑶加密格栅间距,在距最低点左右各 ⑷每两循环打一次超前探管,长度为 ⑸保留上下台阶的适当间距,保持掌子面和通道畅通,确保一旦抢险有工作面。 ⑹利用左右线危险段里程上的差异,在施工砂层段时采用“倒边施工”的办法。施工中,左线开挖一直超前,但左线施工至ZDK5+555时(第一段危险地段前 ⑺严格按要求施工锁脚锚杆,保证长度及角度,减少下半断面施工时的拱顶下沉。 ⑻加强监控量测,加密布点,加大监测频率,特别是在三处危险地段,地面监测点埋设到砼路面以下土层中,观测地表沉降。监测结果显示,拱顶最大沉降值在 ⑼初支背后注浆及时跟进,每施做2~3榀格栅后,对砂层段从外向内全面注浆一次。 ⑽在掘进掌子面进入岗顶站围墙范围,及时与岗顶站协调,进行地面减载。 ⑾如果出现险情,如掌子面或拱顶大量涌砂涌水,则立即起用应急预案。 由于准备充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于 8.6结语 ⑴各种方案的比较 从砂层掘进段施工情况来看,原比预选方案各有利弊,并且投入较大。 ——采用地面帷幕注浆,需要地面交通疏解费用170万元;钻孔注浆 ——采用大管棚配小导管注浆施工,由于实际砂层长度比投标时设计长度长约100多m,将增加成本支出约400万元。 ——采用洞内水平旋喷注浆,一是施作时易破坏砂层下的隔水层(具有一定承载力)在旋喷效果不好时易造成涌砂涌水,造成隧道失稳。二是增加成本支出超过400万元,工期增加3~4个月。 ——采用冷冻法施工,一是受场地限制,地面交通疏通难度大,二是施作时易给地面以下自来水管、煤气管、下水管线造成破坏危险,三是费用将达700~800万元。 ——采用地表钻井降水,因附近高层建筑物多,大量抽取地下水有可能造成地表沉降较大,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现有施工方法,顺利通过该段,证明方案是可行的。据初步统计,增加支出成本约300万元,虽比投标时相对增加约150万元,但与其他方案比较,成本仍是最低的,同时工期比原计划提前约3个月(原计划11月末掘进完)。 ⑵摸准砂层的准确位置、形状以及与隧道的相对关系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的基础。 ⑶有效保留隔水层(5-2),尽量减少对砂层的不必要的扰动,充分利用隔水层的作用是顺利通过砂层段的关键。 ⑷信息化施工对于砂层的通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几点体会 1、在建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中一定要勇争第一,越困难的工程,越要敢于争第一,越要争到第一。只有争到了第一,才有可能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对于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一定要做到情况摸清,准备充分,方案得当,措施扎实,遇变不乱,处变不惊。 3、对工程的重难点技术问题一定要超前评估,预测风险。科研项目要早申请,早立项,早准备,早安排,早总结。 4、克服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对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