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水泥路面决策与优化的计算机实现 在本系统开发初期,考虑今后跟网级路面管理系统的连接及和其它子系统统一协调,并且根据现在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趋势,我们选择Microsoft公司的Foxpro for windows(2.5b)作为数据管理系统。在总体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Foxpro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特殊优越性,一改以往将数据管理与运行程序相分离后而造成两者界面的不完整性,将Foxpro作为主体,而将C++语言程序作为动态程序库,通过Foxpro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interface)接口将其动态与Foxpro连接,从而使整个系统显得结合灵活、功能齐全。 3.1 数据库的功能实现 在创建数据库时,考虑到各个子系统所用的数据有一定的重叠性,故建立一个统一、公用的数据库,其容纳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有的数据。各子系统运行时,可从总库中拷贝相应的数据,形成自己的数据库,退出系统时再将其写回公用数据库。路面管理系统的源数据种类繁多,故根据数据的内在联系将其分别组成几个文件,分别如下: (1)路面基本文件:指路段名、路段编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时间、全段总长等。 (2)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轴载、交通量增长率、设计年限、道路等级、几何数据、结构的材料、厚度等。 (3)养护历史:指以往养护工作的历史。 (4) 路面状况文件:包括损坏状况数据、弯沉、平整度、磨擦系数。 所有数据的输入均采用数据屏幕输入、编码输入、自动生成数据文件,并提供修改、删除、添加、搜索等功能,同时保证生成的数据文件与程序完全脱离,便确保了程序的独立性。 3.2 动态库的实现 在实现评价、分析、预测、决策优化等应用模块时,考虑到系统的后续开发功能,将生成的评价、决策都生成规范文件,保证程序端口友好,同时也提供给其它应用模块作为初始数据。 考虑到路面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可能对评价原理、决策方法不甚了解,因此,系统提供了两种应用模块。①专家级(Expert),提供给有关专业分析人员,可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评价规则、预测模型、经济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比较处理。②普通级(Common)提供给对数据分析不甚了解的人员,在选定当前最可靠的评价、预测、决策优化方法后,自动处理数据,生成报表。 在输出结果中含有路况图显示、评价结果、养护决策排序、投资分配等。 以上采用标准C语言编译器Watcom 10.0(C、C++)编译,加上foxpro的API库连接,生成Windows资源文件,最后产生动态连接库文件.FLL。 4 应用实例 在104国道江苏段的路况评定后,鉴于路面状况指数、坏板率远低于标准规定,江苏省公路局决定对于破损严重的板块,根据其断裂形式进行修补或重浇,进行全厚式修补;对局部破损十分严重的段落,应采用重新加铺的方法。 表3 路面类型及方案 工程项目 |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 | 方案1.1 水泥混凝土加铺 (24cm) | 方案1.2 钢纤维混凝土 (14cm) | 方案2 旧板修复 | 方案3 | 方案4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 | | | 28 |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 | | | 35 | | 二灰碎石15cm | | | | 24 | | 水泥混凝土24cm | 108 | | | | | 钢纤维混凝土14cm | | 75 | 150 | | | 连续配筋路面20cm | | | | | 90 | 旧混凝土板处理 | 10 | 10 | 10 | 10 | 10 | 造价合计(万元/km) | 53.1 | 38.25 | 38.25 | 43.65 | 45.0 |
注:1.假定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为50%; 2.假定车道宽4.5m。 经过仔细分析后,大致选定四种方案: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普通水泥混凝土; (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逐块修补; (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15cm二灰碎石、4+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4)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20cm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其经济分析结果见表3。 5 结论 (1)本文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决策与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解决办法。 (2)在路面养护与决策过程中,根据现行最新规范《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采用最新养护标准。 (3)在建立和使用数据库时,采用公共数据库概念,各子系统采用拷贝建立各自数据库的方法,使系统具有完整、统一和协调的优点。 (4)在程序编制上,采用Foxpro 对各种数据、报表进行操作处理,方便可行;并采用WatcomC(C++)10.0编译源程序,实现动态库的连接,使管理系统方便灵活。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