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综合工程
   新疆混合原油丁脱沥青制取重交沥青的研究      ★★★ 【字体: 】  
新疆混合原油丁脱沥青制取重交沥青的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3:02:19   点击数:[]    

2.2.2.2数学模型对改性剂调入量的预报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在于用它对目的产品中改性剂的调入量进行较准确的预报,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科研周期。所谓预报,是让数模计算出能达到预期要求的物性指标时的改性剂调入量。当指标较多时,应选择较难达到的指标作计算依据。但指标值的确定须考虑如下两个因素:技术标准的取值范围;回归方程的标准差。这样,用预报值进行验证试验或生产时,才能得到合格产品。用表7的数模,对各牌号重交沥青中改性剂调入量的预报情况如下:

复合改性试验结果     表6

试验号

改性剂调入量,m%

针入度
(25℃)

1/10mm

软化点

延度
(15℃)
cm

改性剂Z

改性剂D

1

24.8

14.3

97

44.5

140

2

18.8

17.7

62

49.2

107

3

19.1

13.6

49

50.9

67

4

23.6

9.1

67

47.2

140

5

17.8

11.1

42

52.5

40

6

24.7

11.8

89

44.8

>140

7

26

20

133

41.3

>140

8

14.5

18.2

42

52.8

26

9

20

19.0

73

47.4

139

数学模型及方差分析表   表7


数学模型

S

F

F
0.
0
1



25




1/
10mm

2.
2
6

3
4
6.

0
1

1
5.
9
8

**



点,

0.
3
5

2
0
1.
7
1

2
8.
2
4

**

15


度,

cm

7.
4
9

6
3.
4
0

2
8.
2
4

**

注:表中的X1、X2分别表示改性剂Z和D的加入量;S是回归方程的标准差;F是复相关系数;
    F0.01是置信度为99%时的复相关系数。


  AH-50:要求产品的P=43-57,T=46-54时,得到37组预报值;AH-70:要求产品的P=63-77,T=45-53时,得到19组预报值,AH-90:要求产品的P=83-97,T=43-51时,得到33组预报值;AH-110:要求产品的P=103-117,T=41-49时,得到20组预报值;AH-130:要求产品的P=123-137,T=39-47时得到15组预报值(预报值从略)。2.2.2.3对数模预报值的检验
  数学模型的预报值是否准确可靠,须用试验进行验证。对各牌号的重交沥青,分别选取较适的预报值进行了验证试验。改性剂加入量及验证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从该表可以看出,5个牌号的重交沥青,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标准要求。此外,针入度和软化点的验证值与预报值也比较接近,说明数学模型的确定量反映了改性剂对产品物性的影响,可以作为调合目的产品的依据。

丁脱沥青复合改性验证结果    表8

编   号

ZD-1

ZD-2

ZD-3

ZD-4

ZD-5

牌   号

AH-50

AH-70

AH-90

AH-110

AH-130

改性剂Z加入量,m%

21.0

23.0

25.0

25.5

26.0

改性剂D加入量,m%

10.0

11.0

12.0

15.3

19.0

针入度(25℃),1/10mm预报值
          验证值

53.0
53

69.9
67

90.8
90

108.4
110

129.1
129

软化点,℃  预报值
       验证值 

49.7
52.3

47.3
47.7

44.8
46.1

43.4
43.3

41.6
43.1

延度(15℃),cm

39

140

140

140

140

薄膜加热(163℃,5h)
损  失,m%
针入度比,%
延  度,(25℃),cm
     (15℃),cm

0.210
66
81
7

0.177
66
>140
18

0.229
63
>140
27

0.260
62
>140
52

0.293
59
>140
65

溶解度,m%

99.00

99.00

99.97

99.00

99.00

闪点,

260

260

260

260

260

密度(25℃),g/cm3

-

-

0.998

-

-

3 开发产品基本性能评价

  就道路沥青的研制而言,产品的感温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是首先应予关注的。对于前三种性能,我们采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推荐的方法[1]进行评价。该方法建议在5℃(或30℃)、15℃、25℃下测定沥青的针入度,然后用温度(T)对针入度(P)的对数值进行关联,即LogP=K+AT。式中K为截距,A为斜率,它表征针入度随温度变化的改变程度。求出K、A之后,再用下式计算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
       T800=(Log800-K)/AT  1.2=(Log1.2-K)/A
  T800、T1.2分别表征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不言而喻,T800越高,T1.2越低,则沥青的性能就越好。
  我们选取上述几种改性剂与丁脱沥青调合产品(分别见表2、3、4、8)中常用的70#、90#、110#沥青,分别测定它们在5℃、25℃、30℃下的针入度,然后用上述方法进行线性回归,并算出T800、T1.2、P1。其回归情况及计算值如表9所示。
3.1 感温性
  从对表9各种沥青A值的比较可以看出,对同一牌号的沥青而言,改性剂不同时其值也各不相同。A值排列顺序是(Z+D)<Z<G<F,即改性剂(Z+D)调制沥青的感温性最低、性能最好。对同一改性剂调制的沥青而言,A值随牌号标号的提高而增大,性能逐渐变差。

重交沥青基本性能    表9

牌 号

改性剂

针入度,1/10mm

回归结果

T800

T1.2

P1

5℃

25℃

30℃

A

K

R

AH-70

Z+D

10

67

103

0.0407

0.7982

0.9999

51.7

-17.6

-0.1217

Z

9

71

120

0.0450

0.7291

1.0000

48.4

-14.5

-0.7629

G

7

68

121

0.0495

0.5974

1.0000

46.6

-10.5

-1.3630

F

7

67

132

0.0505

0.5881

0.9995

45.9

-10.1

-1.4841

AH-90

Z+D

12

90

154

0.0442

0.8570

0.9999

46.3

-17.6

-0.8459

Z

11

93

157

0.0462

0.8107

1.0000

45.3

-15.8

-0.9407

G

9

93

155

0.0498

0.7082

0.9998

44.1

-12.6

-1.4047

F

10

91

168

0.0487

0.7539

0.9998

44.1

-13.9

-1.2676

AH-110

Z+D

14

110

193

0.0453

0.9175

0.9999

43.8

-18.5

-0.8179

Z

14

119

198

0.0461

0.9164

1.0000

43.0

-18.1

-0.9297

G

11

117

194

0.0503

0.7935

0.9997

42.0

-14.2

-1.4627

3.2 高温性能
  从对表9各种沥青T800的比较不难看出,沥青针入度级相同时,其排列顺序是(Z+D)>Z>G>F,即改性剂(Z+D)调制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最好。对于同一改性剂调制的沥青,其T800随牌号标号的提高而降低,高温稳定性逐渐变差。
3.3 低温性能
  从对表9各种沥青T1.2的分析可知,沥青针入度级相同时,其排列顺序是(Z+D)<Z<G<F,即改性剂(Z+D)调制沥青的低温抗裂性最好。而当改性剂相同时,调合沥青T1.2随牌号标号的提高而降低,低温抗裂性逐渐变好。
  从表9还可看出,所有改性剂调制的各牌号的沥青产品,其相关系数R值都很高。因此,以上分析的沥青的感温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的基本规律应当是可信的。
3.4 抗老化性能
  众所周知,在沥青的各种老化过程中,以热拌合时的老化最为严重。因此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国内外普遍用薄膜加热前后沥青性质的变化来评价。本研究以沥青薄膜加热后针入度比,和加热前后15℃延度来评价其抗老化性能。薄膜加热前后调合沥青的性质见表10。
  表10数据表明,对于各种牌号沥青的针入度比,由大到小的顺序大致为:(Z+D)>Z>G>F。对于薄膜加热后15℃延度大小顺序为:G>Z>(Z+D)>F。综合而言,不同改性剂调合的重交沥青抗老化性能的优劣顺序大致为:Z>(Z+D)>G>F。
  综上所述,不同的改性剂对调合沥青的使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比较各种使用性能,改性剂(Z+D)及改性剂Z的影响较佳,其次为改性剂G,改性剂F最差。因此,实际生产时选择前两种改性剂制备重交沥青较适宜。

调合沥青薄膜加热前后的性质    表10

改性剂名称

Z+D

Z

G

F

AH-70

薄膜加热前

针入度(25℃),1/10mm

67

71

68

67

延度(15℃),cm

140

140

140

119

薄膜加热后

针入度比,%

66

61

66

66

延度(15℃),cm

18

20

46

13.5

AH-90

薄膜加热前

针入度(25℃),1/10mm

90

93

93

91

延度(15℃),cm

140

140

140

140

薄膜加热后

针入度比,%

63

68

61

56

延度(15℃),cm

27

46

115

26

AH-110

薄膜加热前

针入度(25℃),1/10mm

110

119

117

114

延度(15℃),cm

140

140

140

140

薄膜加热后

针入度比,%

62

61

59

46

延度(15℃),cm

52

83

130

-

4 结论

  (1)兰炼提供的新疆混合油丁脱沥青,分别与改性剂Z、G、(Z+D)调合,均可制备出符合GB/T15180-94和交通部JTJ052-93指标要求的五个牌号的重交沥青。丁脱沥青与改性剂F调合,可生产符合GB/T15180-94要求的AH-50、AH-70、AH-90三个牌号的重交沥青。
  (2)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丁脱沥青与改性剂(Z+D)、Z调合的重交沥青,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且温度敏感性较小。以此两种改性剂生产重交沥青较为适宜。
  (3)由试验结果进行的线性或逐步回归而建立的数学模型,定量反映了改性剂对产品物性的影响,可作为工业放大试验的依据。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美国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面的作法

  • 下一篇文章:复合铝板幕墙的制作与安装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疆混合原油丁脱沥青制取重交沥青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疆混合原油丁脱沥青制取重交沥青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INTERNET与产品设计的联合
  • ››预应力砼连续梁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
  • ››盾构隧道横向上的地震特性和抗震设...
  • ››武汉市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用旧沥青混和料修补路面坑槽应注意...
  •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
  •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动找平梁的原理...
  • ››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锈蚀与防...
  •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 ››陕西回族建筑特征初探
  • ››新疆混合原油丁脱沥青制取重交沥青...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