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论与建议 (1)试验路段的膨胀土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工程地质分类为中等膨胀土和弱膨胀土,其中弱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已接近中等膨胀土,都应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路堤。 (2)对试验路段膨胀土以不同掺石灰率按最佳含水率和94%最大干密度压实制样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掺灰率4%以上,龄期7d以上其胀缩总率和无侧限抗拉压强度都已达到规范要求,膨胀力和无压膨胀率都达到或接近0,压缩模量增大到3倍以上,浸水饱和后掺石灰的效果更显著。但现场施工土块粉碎、石灰存放、拌和以及压实后养护都达不到室内试验的条件,根据规范规定采用路拌法施工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1%,因此掺灰率按干土重计算可取5%。 (3)根据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3%以不用掺灰率制样试验,龄期7d以上胀缩总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达到规范要求。由于施工现场取土坑土料的天然含水率较高,降至最佳含水率的难度较大,根据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可用接近最佳含水率的中等膨胀土填筑路堤,建议路堤碾压可比最佳含水率大3%,但不宜再增大。 (4)根据施工现场压实过的试样试验,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3%~7%。2号取土坑附近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大5%~7%,实测掺灰率3.4%,胀缩总率0.24%,虽不超过规范对路床要求的0.7%,但未达到“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胀缩总率接近零为佳”的要求,其膨胀力达66kpa,50kpa压力下浸水后仍发生膨胀。因为含水率过高,掺灰率不足,可能引发填土收缩变形造成的危害,对此应予重视。 (5)淮江高速公路目前尚未全面开工,本次试验仅限于先导试验段,代表性不够,随着工程的大规模展开,今后将继续跟踪试验,为膨胀土填筑路堤改性处理提供更完善的实验依据,同时将不断改进填筑技术。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