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关系,增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并要采取各种措施严格保证规划的执行。 2、根据“谁投资、谁收益”原则,明确投资主体,实行分类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林,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经济林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景观林要结合商业开发,鼓励企业投资,政府予以适当支持。 3、加大绿化投入,进行政策扶持。一是增加各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加快公益型绿化的建设;二是建立贷款贴息制度,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投资建设林业和绿地;三是制定投资绿化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包括财税政策、用地政策、水电政策、低密度设施建设政策、旅游休闲政策等等。 4、按照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探索绿化建设新模式和投融资体制。利用绿化效应带来土地级差地租大幅度上升的规律,探索“以房养绿”、“以绿养绿”等多种促进城市绿化的手段和机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 5、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一是对部分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在适当时候从“园林型”转为“生态型”,降低养护成本,增强其自然存活力;二是借鉴杭州和广州经验,对已建成的临时绿地改为永久性绿地;三是加强现有绿地的看护和保养,充分发挥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作用。 6、以“依法行政”、“依法治绿”为中心,健全立法与监督、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运作机制。要重点解决区县一级绿化部门中缺乏明确的法制工作机构、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