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产品的策略性设计”思想——以此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上的需求。 虽然人类各种高级需求的满足不一定完全通过设计物来实现,但作为人类接触面最大的商品,可以说是时时处处都伴随着人们。它无疑是人类情感最好的载体——人类情感的物化物。人们往往在自己购买的产品后寄托它于自己的各种情感,赋予它更多以物质价值所无法衡量的价值内涵。很显然,在我们进行产品研发阶段,就应该实行并行工程,在认真研究消费群可能的高级需求后,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阶段就赋予消费群可能要赋予的精神、文化、情感等高级价值内容的话,使产品在被消费群见到的第一时间就深深地打动他。相信这也是消费者要在产品上寻找的除实用功能之外的东西。因此,可见使产品具有精神、文化、情感等价值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因此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和策略性设计决不是几个设计师的心血来潮,它有着自己的渊源。 (3)、技术方面 可以说,技术是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了。但技术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为人类做出贡献、服务必须有一个媒介作为它的物化载体,也就是我们身边的各种机器设备了。这就很自然产生了一种关系问题——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一提到关系问题,相信是每一个人都很头痛的事——因为不管你是那种角色,都要每天面对各种关系,去处理和协调它,很麻烦的。同样面对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人类一直在做着努力,试图解决它协调好它。在事实与愿望之间中有哪一点差距。到现在这一关系该如何解决,仍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设计界也因此诞生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派别、未来主义等不同的派别来各自解读着这一关系。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但他们又不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从时代的背景和未来可以看到,前辈们的探索,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为我们今天解决这一关系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也就是以人为中心来看待这一关系,技术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在这一基础上对机器分类对待,那些人们随身携带的,非随身携带的;使用频繁的,和一般的;以大量高技术为支持的系统平台终端产品,低技术产品;——这样一直分下去,相信每一个厂家都会找到自己的产品在为人类服务的众多产品中的准确定位,也会相应的找到解决自己产品与人的相应关系的良好方法。 拿我们的数码相机为例来分析技术、机器(数码相机)、人的关系。 首先是以电脑和网络中心的技术群的诞生、发展、成熟、普及是各种不可能变成可能,它从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式。因此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产品开发、创新浪潮。而数码相机的诞生就是一切改变后的必然产物,是适用于新技术、新时代、新环境、新人类的全新概念的新生事物。很显然厂家在开发与设计时就应赋予它全新概念。 其次考虑这一新产品在适用于人时的最好形式,它包含设计理念确立(与人的关系)、产品设计管理运作,及在此基础下的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材质设计、产品色彩设计、产品界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营销战略制定、产品广告设计的一系列内容。并建立相应的产前、产中、产后及市场运营、售后甚至与回收等透明机制,以可以有效检验在产品最初阶段设计阶段的一系列考虑是不是达到了预期效果,便于及时调整修改,以达到最好解决数码相机服务与人的目的。这也是工业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了这些,产品也就必然要求具有精神与文化等高级的价值内容。也只有这样,产品才会很好的达到实现高利润的目的。
7、自由飞翔 现阶段各厂家生产的数码相机大多还没能脱出传统相机的阴影,还在沿着传统相机的路在前进。它所遵循的游戏规则仍然是传统相机的——业界对传统相机的认可形式。
上面我们也略微提到——数码相机是新时代发展的新事物,虽然它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相机的必要,但它似乎也没必要完全再沿着传统相机的路走下去。它应该具备更多与新时代相一致的自己的语言和声音,要不哪来的创新和前瞻性!又怎样体现它的新?有少量企业已作了一定尝试——北京数码节,几款全新造型的数码相机,基本上找不到传统相机的影子——全新理念、全新思路、全新色彩、另类材质、全新造型却取得了轰动效应。其实这就是新时代新人类所期盼的——“他们希望在产品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靠——靠的就是创新,靠的就是企业老板前瞻性的决策与果断,靠的就是工业设计的魅力与不安于现状,靠的就是对时代对人的真切关注,靠的就是她可以用属于自己的形式自由飞翔!
四、产品设计
鉴于传统相机的种种优点、特点及因此而形成的市场盲点——忽视了大量非专业用户;鉴于现有数码相机的尴尬角色——没能形成特有的定位;鉴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资源特别是技术很难形成长时间的垄断局面,一切变得越来越透明,一切似乎都有共享、共生的可能,企业最有效竞争的最后手段似乎只剩下对人类创造力、创新速度和企业决策者胆识等智利因素的竞争了;鉴于大时代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