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火灾警报装置的设置及性能。(3)系统综合性功能试验:消防电梯的控制功能(手动、控制室、联动控制)试验。 (八)消防供电验收应把握的重点 查看技术资料,现场查看、测试消防电源负荷级别、切换方式、自备发电的启动方式、消防配电线路。 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基本上落实了维护保养与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中介服务组织签定维护保养合同,明确双方职责。目前,在部分城市建立了火灾报警监控网络系统,在消防监控和灭火救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苏州,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当一部分单位都与消防中介组织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签定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明确了职责,整体提高了消防设施的维护水平。 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防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一个城市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消防电子产品种类也很多,技术支持要求高。一个消防维护公司维护几十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是常有的现象,对维护公司的人员素质和内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签订期限受到制约。现在普遍签定的合同都是一年期限,造成维护公司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性能不愿过多地去了解,对消防设施存在的技术问题不愿下功夫认真解决,采取应付拖时间的策略,对出现的问题治标不治本,造成维护保养合同年年签,维护公司年年换,消防设施越维护问题越多的现象。 4.维护技术无定事,维护报表不明确。消防设施的维护是从技术上的维护和责任上的落实,如何反映出来,维护报表及报告是核心。现在维护报表及报告通常用“一切正常”的语言来反映,无一些技术参数来说明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 5.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也纳入了招投标的范围。往往出现投标单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费相差悬殊,造成招标单位无法按程序进行。少数投标单位以价格战恶意竞争,给正常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市场带来不利因素。 6.消防部门对消防设施维护的监督力不从心,表现在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和监督检查的手段上。建筑消防设施涉及到自动化系统、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融会贯通非一朝一夕之功夫,消防监督人员的个人素质是根本。在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中,往往采取眼观手摸的简单手段,判断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与否,降低了消防部门的权威性。 7.检查中发现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个别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二是设施停用。一种是故意停用的,如火灾报警系统因经常误报而被业主嫌烦关掉的;娱乐场所为降底照明度而关闭出口灯、指示灯,为使用方便而常开防火门、常闭排烟窗的。另一种则是无意停用的,如消防水泵出水口阀门关闭,气体灭火系统、风机、水泵被停电的。三是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四是消防设施质量不过硬。一种是隐蔽工程类,如某高层建筑装修改造时发现,吊顶内自动喷水系统支管通过横梁时,需绕梁弯曲,施工人员为安装方便,把支管断开,横梁两边支管相互不通,导致每层有一半区域的喷水头无水。第二种是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如应急灯的照明时间、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与实际不符。 五、如何对现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加强管理 (一)培育和规范维护保养消防中介的行为 (1)强化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质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对消防中介服务组织进行抽查、测试、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2)随着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招投标机制的不断完善,维护保养收费定额标准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市场指导价格,增加维护保养市场透明度,以防恶意竞争,使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成本公平合理;(3)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状况。消防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标准,以技术参数为核心定量定性地反映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维护保养的情况,整体提高维护保养的水平。 (二)消防设施单位制度要健全、管理要跟上,做到软件不软 (1)内部建立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来管消防设施。一是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人。单位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管理使用者是直接责任人。二是签订责任状。主管部门同所属单位签订,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具体责任人签订,一级管一级,一层抓一层,级级负责、层层落实。三是赋予责和利,每个管理者既要承担责任又要有相应权利,尤其要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2)建立一档二薄三查制。一档,即是防火档案,按照重点单位管理做法,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簿,即设立日查登记簿、月查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