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最后,谈到以人为本的问题,我们认为它是最为直接,短期内最为见效的方面了。1.根据企业类型的需要,引进专业的设计人员,工艺技师,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中去,摆脱原有的单纯依靠工人仿造他人产品进行生产的固有模式。2.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引进专业的财会、企划及营销人员。引导企业的产销、售后及宣传一条龙,系统、长久、良性的发展。如果在行业中,较多地出现这样的生态企业,并且占据一定的比例,势必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壮大,最终有利于全社会。3.小企业、小工厂更加需要转变销售方式,扩大销售渠道。利用新的媒介、手段进行商务活动和产品的推广、企业的介绍等。从而最大限度的联系合作伙伴,实现利润的最大化。4.从政府到地方,从企业到员工乃至整个社会共同构建一整套完整、合理、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转的制度方式。特别是对于陶瓷生产集中地的当地政府而言,这是一种责无旁待的义务,需要树立典型,建立模式,真正做到有理可说,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正气。使劳资双方形成紧密联系的利益攸关者,对员工而言,企业就是我的家,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的利益;对企业而言员工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和支撑的力量,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这个企业。这种彼此多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也有助于自身得到益处,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结语 企业的发展终究是一种社会行为、复合效应、长远利益。作为陶瓷工厂的老板们、管理者们应当本着社会的责任、道德的信任,首先从自身开始,行动起来,不应该任由艺术院校中提到的“手工艺术”在现代企业生产及商品经济中,真正成为纯粹的手工艺术。那样只能是技术的退步、行业的没落、时代的悲哀。事实上,面对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我国相比,因此我们有理由并且有能力担负起将其重新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而现阶段所存在的困境并非本文所能解释的清的,纸上谈兵的内容缺乏实践的检验也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此让所有从事、学习、关心陶瓷艺术、陶瓷文化的朋友们继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从而充满希望,再接再厉吧! 【作者简介】俞杰星(1982-),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现供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系,山东 济南 250300)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