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1,4丁二醇装置,当时提出要建设的有山西维尼龙厂、三明化工厂、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吴淞化工厂、锦西炼化总厂、吐哈油田天然气化工总厂、仪征精细化工总公司、山东胜利油田、盘锦 等十多个厂。但由于原料、资金、技术来源等原因,目前除个别厂外大都无进展。直到九十年代后期胜利油田引进Davy- Mckee技术以正丁烷所制的顺酐为原料建成1.0万吨/年1,4丁二醇装置,目前装置已投产。因此,加上国内原有的小装置,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约1.5万吨/年。
国内生产装置和生产能力 生产厂家 | 生产能力 千吨/年 | 备注 | 上海吴淞化工厂 | 2.0 | 1995年扩建,Reppe法 | 沈阳东北制药厂 | 0.5 | Reppe法 | 荆门化工厂 | 0.3 | Reppe法 | 山东鲁南化工厂 | 2.0 | Reppe法 | 四川南充化工厂 | 0.3 | Reppe法 | 胜利油田 | 10.0 | Davy-Mckee技术 | 合计 | 15.1 | |
我国1,4丁二醇的消费主要集中在PBT、PU、THF、BGL等方面。2000年消耗1,4丁二醇约为4万吨,其中PBT约消费1.5万吨,占37%;PU约6000吨,占15%;THF 7500吨,占19%;GB L6000吨,占15%。到2005年1,4丁二醇的消费量预计将达7.5万吨左右。1995-2005年中国1,4丁二醇消费情况及预测如下:
1995-2005年我国1,4丁二醇消费情况及预测 应用领域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00-2005年均增长率,% | PBT | 5500 | 6937 | 9819 | 15000 | 35000 | 18.5 | PU | 2000 | 2300 | 3000 | 6000 | 11000 | 12.9 | THF | 4100 | 5000 | 5400 | 7500 | 12000 | 9.8 | GBL | 4200 | 5000 | 5200 | 6000 | 7600 | 4.8 | 其它 | 4100 | 4300 | 5000 | 5500 | 9400 | 11.3 | 合计 | 19900 | 23537 | 28419 | 40000 | 75000 | 13.4 |
我国1,4丁二醇主要应用领域的消费情况和预测如下: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PBT是我国目前1,4丁二醇的最大的消费领域。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发展,PBT得到大量应用,几乎50%的PBT用于这方面。近几年PBT在汽车部件上的应用也有了较大发展,占PBT总消费量的10%-15%。随着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和零配件的国产化,预计其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长。当前我国PBT的主要生产厂有仪征化纤工程塑料厂、岳阳化工总厂、北京泛威公司、南通合成材料厂等九家生产厂,总能力约4.5万吨/年。目前国内PBT的主要原料1,4丁二醇基本依赖进口,因此其生产成本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国产PBT由于受进口PBT的竞争开工率不足,只有50%左右。预计到2005年PBT的生产能力将达到7-8万吨,需消费1,4丁二醇约3.5万吨左右。
聚氨酯(PU)
在PU方面1,4丁二醇主要用于合成革、鞋底料及弹性体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引进和合资建设了50多条生产线,主要有烟台合成革厂、华大化学、中山新兴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三明元发树脂有限公司等。2000年我国PU制品的产量已到80万吨左右,消费1,4丁二醇约6000吨。根据国内PU 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05年国内PU制品将达到120-130万吨,将消费1,4丁二醇约1.1万吨。
γ丁内酯(GBL)
目前我国GBL的生产厂家有20家左右,生产能力约6000吨/年。主要生产厂有南京金龙化工厂、江苏泰兴延龄精细化工厂、濮阳市运丰化工厂、常州曙光化工厂、上海十五制药厂、成都宗庆化工厂、山东新泰化肥厂等。我国GBL主要用于生产N-甲基-2-吡咯烷酮(NMP)、2-吡咯烷酮、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聚乙烯基-2-吡咯烷酮(PVP)等,其中N-甲基-2-吡咯烷酮占GBL总耗量的50%左右。目前国内GBL生产有多种原料路线,估计2000年国内生产GBL约耗用1,4丁二醇6000吨,2005年预计需1,4丁二醇7500吨左右。
四氢呋喃(THF)
目前国内THF主要用于医药和PTMEG的生产,但国内现有生产能力仅5000吨左右,每年需进口THF约5000吨。国内THF的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吴淞化工厂、东北制药厂、江苏扬州化工厂、上海宝山四方化工厂、浙江仙居化肥厂,以及齐齐哈尔市前进化工厂等。目前我国THF的主要下游产品PTMEG国内还无工业化生产装置,国内的氨纶生产厂全都使用进口产品。我国主要的氨纶生产厂有烟台氨纶厂、连云港纶厂、广东鹤山氨纶厂、上海DUPONT合资厂等,生产能力合计约7000吨,由于氨纶具有良好的性能,目前在很多织物中加入3-5%的氨纶可大大改善其穿着性能,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氨纶会有较大的增长,2005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2万吨。估计2000年国内生产THF消费1,4丁二醇约7500吨,到2005年将达到1.2万吨左右。成为仅次于PBT的第二大用户。
4.几点看法
中国是1,4丁二醇紧缺的国家,预计今后几年的需求量还会有较大的增长,因此急需解决供需问题。但近几年世界1,4丁二醇发展迅速,今后几年内世界1,4丁二醇生产能力将会过剩,估计开工率将在70-75%。东亚(包括日本)地区,由于近年来PBT、氨纶、PU发展很快,尤其是中国1,4丁二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不少1,4丁二醇的生产厂商到东南亚地区投资建厂,近几年新建装置多,亚洲生产能力从1997年的12万吨/年将增长到2003年的52万吨,预计东亚地区1,4丁二醇的供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将会有充足的1,4丁二醇供应,不再是个净进口地区,这些生产装置除部分自用外,将大部分会向中国销售。因此我国如近期内不能建设大型生产装置,则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