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化学化工
   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      ★★★ 【字体: 】  
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08:30:5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能源中液化石油气有了迅速发展。据统计,1980—1990年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4%,1998年,全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高达1056.1万吨,供应总量中国内生产量为580.5万吨,国外进口量为476.6万吨,液化气供应已形成来源多渠道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相当数量的城市,特别是沿海中、小城市,广泛采用液化气气化或液化气掺混空气作为城市气源,通过管道输送供应各类用户。

二十一世纪,我国能源结构将有较大调整, 目标是加快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积极引进邻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适量进口LNG(在东南沿海建设进口LNG接收基地)。

预计,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500亿立方米,LNG进口量达到500万吨。稳定、安全、可靠、清洁的天然气将逐步成为城市燃气的主气源,天然气化将成为城市燃气的发展趋势, 目前采用液化气气化或液化气掺混空气的集中管道供应方式的城市,将逐步转换为使用天然气。本文对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两种气源的转换技术作一介绍,提供决策参考。


1.液化气集中管道供应方式

液化气集中管道供应方式,主要有液化气气化与液化气掺混空气的集中管道供应两种方式。

1.1用途与规模

液化气气化集中管道供应方式,主要用于区域性与城镇的小区供气。气化站供气服务半径一般为2公里,约l万居民用户。在人口密度较高地区,供气户数有较大增加,如香港中央气化站、深圳罗湖气化站供气户数均超过2万户,佛山环湖气化站供气户数超过4万户。

液化气掺混空气集中管道供应方式,主要用于城市中、小规模燃气气源,人工煤气的代用、调峰机动气源,天然气的代用、过渡、调峰或事故应急气源,以及寒冷与液化气气质不宜直接气化的地区的燃气气源。混气站供气规模大小不一,国内大型混气厂, 日产气可达50万立方米。

1.2混合气中液化气与空气的比例

根据混合气用途,液化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各不相同,但应达到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6.4.12条文“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液化气体积百分含量必须高于其爆炸上限的1.5倍”的规定。目前,混合气中液化气与空气两者比例如下:(见表一)。

表1 混合气中L.P.G与Air 比例  



用途
混合气中
混合气低热值(MJ/M3)

L.P.G%
Air%

代用人工煤气(相当5R基准气)
15
85
168

25
75
29.5

代用大然气(相当10T、12T基准气)
40
60
452

46
54
517

55
45
562

1.3输配方式与压力级制

根据供气方式、气质、规模大小与区域不同,液化气集中气化管道供应的输配方式和压力级制,一般采用二级或三级系统;液化气掺混空气集中管道供应方式,一般采用二级系统。

燃气输送压力分别为:高压(B)O.4<P≤0.8Mpa,中压(A)0.2<P≤O.4Mpa, 中压(B)0.005<P≤0.2MPa,低压P≤0.005Mpa。

1.3.1二级系统有以下几种。

2.1.1地下储存

常见的是储存在多孔结构地下构造层中,也可储存在含盐岩层的岩缝、废弃的矿井(矿山坑道)或其它人工开凿的坑道中,天然气储存方法为加压或降温。

2.1.2低温储存

天然气冷冻为液态储存,并建LNG气化装置作储气调峰。

2.1.3储气柜、球罐储存

常用高压天然气球罐,或利用人工煤气的储气柜低压储存。

2.1.4高压管道储存

利用大规模埋地高压管束、长输与高压输气干管。

2.1.5生产代用天然气用于调峰与事故的应急

主要有液化气掺混空气、石脑油制气、LNG气化等生产方式。

2.2天然气输配系统

天然气长输管道采用超高压。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一般选挥高压(A)0.8<P≤1.6Mpa,高压(B)0.4<P≤0.8Mpa,中压(A)0.2<P≤O.4Mpa,中压(B)0.O05<P≤0.2Mpa,低压P<0.005Mpa三级压力级制。

对用户供气可选择中压进户或地区调压后低压进户。燃具额定压力为2000Pa。3.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的转换

综上所述,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的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输配、储存、用气等各个方面,选择具有超前性、可操作性、先进性的优化方案。转换中应研究下列几点。

3.1燃气可否互换

在选择方案中,应首先研究与分析,己使用的燃气与天然气可否互换。通常,判断燃气的互换性,采用燃烧特性中华白数(热负荷指数)W表示。两种燃气互换时,W的变化应不大于±5—10%。当两者燃烧特性相差较大时,并应考虑火焰特性,如离焰、回火、黄焰和不完全燃烧等,计算燃气的燃烧势Cp。以确定不同W和Cp的燃气,在燃具上的互换范围和可否互换,各类燃气的燃烧特性指数(W和Cp)均有一定控制的波动范围。同时,可决策原有供气系统能否保留或改造。

对于使用液化气气化管道集中供应方式的,因液化气与天然气的W、CF值相差很大(见表2),两者不能互换,原有的气源必须废除,燃具需更换。而使用液化气掺混空气管道集中供应方式的,如供气技术参数与天然气特性相近或作适当调整配比,W、Cp在规定购控制波动范围内的(见表2),两种燃气可以接轨,燃具可以适应。

表2 举例的燃气特性






液化气气化
液化气掺混主气混合气
天然气

LPG:Air55%:45%
LPG:Air50%:50%
LPG:Air45%:55%

CH4




87.35

C2H6




7.56

C3H6




0.11

C3H8
25.00
13.75
12.50
11.25


n-C4H10
3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严格规范管理,做好股份制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 下一篇文章:燃气空调(直燃机)用气不均匀系数调研初步报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概述
  • ››浅论水泥厂烧废料地处理机制
  • ››关于当代无机化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研...
  • ››化工火灾的扑救对策与组织指挥
  • ››危险化学品码头均衡安全管理
  • ››电子类学生开放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系...
  • ››化学工程实验室(油品分析方向)开放...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实...
  • ››独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类化学类基...
  • ››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