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生命环境
   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      ★★★ 【字体: 】  
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1:43:40   点击数:[]    

障碍。为增强环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公司必须树立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理念,平衡协调股东利益与环境公益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上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保时代的公司应当生产上同国际上ISO14000,环境标志、绿色产品、清洁生产等要求接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绿色个性化产品。在市场竞争策略定位上,企业应清楚未来消费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同样关注产品的环保水平,政府、用户和公众将优先购买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在经营战略创立上,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公共利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经营行为对策上,企业切实要将环境保护、自我环境管理自愿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将新产品开发、设计、包装、使用服务等环节都纳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的轨道;在利益价值追求上,不仅要谋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且要谋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协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化。

  实践中公司实施的经营管理的新措施应当包括:建立和维持适当的环境管理系统;重视成本、商誉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在决策过程中评估并陈述可以预见的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可能对环境、人体健康与安全造成的影响,其范围应当涉及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理解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与安全可能造成的损害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制定应急计划针对经营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公司的环境保护业绩;对雇员提供教育和培训;促进环境公共政策的发展等。[17]

  五、结束语

  传统的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是营利性社团法人,通过自身财产的增加进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浪潮的兴起,绿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能再墨守成规、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放任公司破坏生态环境,相反,应该与时俱进、树立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新理念。鉴于现代社会的公司在经济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掌握着重要的社会资源,主动对环境公益尽力,协助完成政府的环境政策,符合公司股东群体的合理期待,会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环境公益双赢的局面。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这意味着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意味着必须按照国际统一规则搞市场经济。应对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的环保挑战,中国的公司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社会责任的理念、提升环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既是环保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日]原田尚彦 《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第11页。

  [2] 刘俊海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商事法论集(第二卷)》第59 页。

  [3] 张士元等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法商研究》2001年第六期第107页。

  [4] 朱慈蕴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 《法学研究》1998年5月第83页。

  [5] 卢代富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公司法律评论(2002年卷)》第34页。

  [6] 刘连煜 《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7] 方流芳《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序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第1-2页。

  [8]刘俊海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商事法论集(第二卷)》第88页。

  [9]刘连煜 《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 页。

  [10]朱慈蕴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 《法学研究》1998年5月第84页。

  [11] 姚岚秋译 《OECD关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指南》《公司法律评论(2002年卷)》第210页。

  [12]梁彗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3]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17页。

  [15] 王红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31-132页。

  [16] 刘俊海    法律出版社 1999年 版第11页。

  [17] 姚岚秋译 《OECD关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指南》《公司法律评论(2002年卷)》第214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国刚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

  • 下一篇文章:九寨沟和影视剧拍摄权不容“二次污染”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
  • ››探析生态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
  • ››浅论常用消防设施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 ››浅论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建筑
  • ››探讨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 ››谈村镇绿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 ››浅论园林绿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
  • ››浅探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探讨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与治理
  • ››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