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影艺术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      ★★★ 【字体: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50:02   点击数:[]    

个下岗女工从茫然失措走向自强自立的生命历程。题材和人物的特定性显而易见,平民大众的生活表现集中于母亲身受灾难的多重性:自己的工作失落、情感生活的孤单、孩子的残障。于是我们眼睁睁看着这位艰难的母亲疲惫交加的应付着接踵而至的困难,而后在孩子学语的眼泪中,在别人欺侮的无助中,在丢失财物的哭喊中感同身受,不由自主同情她的遭际,最后又伴随她教育孩子的成功而喜极而泣。


  又比如对待生活的自我解脱消遣态度。百姓由于地位的低下,没有摆脱窘境的尚方宝剑,又必须自我排解,从而形成民间的待人处世方式和消解困难的调侃。在《美丽的家》中,张大民为搬近新居的母亲和丈母娘两家的装修,几遭挫折,但韧性抗击困难和调侃难以摆脱的挫折的方式,使他们面对艰难不仅嘴皮子而且在精神上始终没有丧失自信。这一类影片的长处是真切表现了生活中百姓们顽强的生命和生存意识,对他们来说,任何困厄都被视为生活的自然,微笑的调侃遭际,把痛苦藏在家里(心中),散淡的看待阻碍,构成落在生活实处的平民生活哲学的影像世界。平民化的表现大多带有细节的描摹,真切也难免琐碎,并且在过于讨好生活实际和轻松要求下,也常常陷入肤浅的陷阱,即便已属较好的影片《美丽的家》,也表现着形态的一些通病。影片过于投合贺岁的造梦的幸福感,现实主义的外壳和热闹的情节彼此有些冲突,张大民们的艰辛辛酸在走向调侃中多少让人感到缺少深刻。影片艺术上的缺点也不少,从电视剧得意于母亲吃冰延续到电影丈母娘吃冰等一类细节的设计,让我们看到屈就世俗的危险,生活的平面化,过满的生活流程,情感单一的展现等使艺术需要的张弛松紧没有了调节的余地。特别是追求热闹的定规导致影片缺少沉淀,无形中接近于电视剧。


  世纪已经转换,梳理新世纪之前中国电影的艺术主题与文化走向,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依旧是希望和困难并存,走出困境实现艺术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电影发展战略的观点谈电视电影

  • 下一篇文章:论苏联电影的文学诗意及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2000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议电影中的服装艺术
  • ››为女性电影而战
  • ››对立和共存
  • ››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探析
  •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 ››浅谈喜剧中的悲情美-透析影片《非诚...
  • ››浅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换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从《左右》看一种电影情节的发展策...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艺术主题与文化走...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艺术主题与文化走...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