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 【字体: 】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03:17   点击数:[]    

小鱼”将促使报业集团向寡头竞争的新秩序发展;广电行业开始实施资源整合,制播分离、有线无线合并和台网分离是广电改革的主要方向,电视产业化将更趋深入,跨媒体传媒集团已现雏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在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传媒产业将形成以广电传媒为主、以报业为主和以网络传媒为主的多模式的跨媒体产业化集团;跨地区收购地方电视台可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高单位时间广告价格及吸收广告投入,而目前主要以跨地区合作为主要形式,包括:承包某时段栏目、双方合作共同制作节目,利益共享;跨地区收购地方电视台目前受地方政策保护和政策性限制,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预计此障碍或将逐渐消除。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预测 
  1、中国广告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的广告业从1979年起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二十几年来几乎以平均40%左右的增长率突飞猛进,2000年底,广告经营额达712.66亿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改革开放后的一次最大契机,作为“经济景气窗口”的广告业也必将真切描绘经济动向与态势,在数量和质量上稳步发展。 
  1、从广告收入与GDP值的关系看未来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全国近十年广告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广告营业额  国民生产总值  所占比值 
  1991年  35.08  21662.5  0.16% 
  1992年  67.86  26651.9  0.25% 
  1993年  134.08  34560.5  0.39% 
  1994年  200.26  46670  0.43% 
  1995年  273.26  57494.9  0.48% 
  1996年  366.63  66850.5  0.55% 
  1997年  461.96  73142.7  0.63% 
  1998年  537.83  76967.1  0.70% 
  1999年  622.05  80422.8  0.77% 
  2000年  712.66  89404.0  0.80% 

  广告收入与当地GDP值典型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79,所以大致可根据国家(地区)的GDP值来预测该地区的广告水平。 
  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广告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在5%---8%之间,而到2000年,我国广告收入虽然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8 %,但却在逐年递增,且中国广告平均增长幅度超过了世界广告平均增长幅度(中国广告平均增长率为40.83%)。 
  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GDP达1万美元左右,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需要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高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为保持自身的发展并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

          

未来20年内,必须保持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低于4.5%,据此预算,中国广告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将达到1%-1.5%、2020年达到1.5%-2%。中国广告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2001年,广告市场发展遭遇困难。造成2001年广告市场困难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是,新出台的多项不利于传媒广告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成为推动整个广告市场下滑的导火线。2000年底国家税务局出台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从2001年起企业每年广告投放金额超过销售收入2%以上部分将不能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分摊结转。4月份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处方药不能在大众性媒体上做广告的禁令。受这些负面因素打击,全国媒体广告收入应声大跌。尽管8月份国家税务局宣布将制药、食品饮料、日化、家电、通讯、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扣税比例提高到8%,但是,广告投放企业根据新政策调整广告投放比例需要一段时间;二则还是有大量的行业受到法规的制约,对传媒的长期负面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法规仍将继续影响全国传媒业广告收入的恢复增长。 
  2、中国广告业所处发展阶段 
  2000年年底时,中国广告总收入为 712.66 亿元,比99年同期增长14.57%,其中电视广告收入为168.91亿元,占全国广告总收入的 23.7%,比99年仅增长了8.17%;广播广告收入15.19亿元,占 2.13 %;报纸广告146.47亿元,占20.55%;杂志广告收入 11.34亿元,占1.5%。其余近50%多的广告额由专业广告公司和其它兼营单位收入囊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业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1)从改革开放开始到90年代初期,中国广告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其特征是相对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全国广告营业额年增长率持续走高,到1993年达到超级录的97.6%,但由于基数较低,年增加额低,基本在10亿元以内。2)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在中国广告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其特征是绝对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全国广告营业额年增加额较大,从1993年起一直在60亿元以上,且保持相对稳定,但年增长率开始回落,到2000年为14.57%。在未来的三、四年内,中国广告业将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约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中国广告业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持续发展期。也就是说中国广告业将再一次发生质变,这一次质变标志着中国广告业将走向成熟,其特征是,从外延的迅速扩张转向内涵的集约发展,广告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将大规模化和经常化,广告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一些超大型广告公司。 
  3、广告市场的结构变化 
  在广告市场整体继续增长的同时,其结构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00年,电视广告分额下降21个百分点,仅仅增长8.17%,2001年一季度,除个别电视台外,绝大多数电视台的广告收入都出现大幅下降. 电视广告的地位相对下降已成定局。 

  下表是1998年-2000年四大媒体营业额及年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1998年  1999年  增长 (%)  2000年  增长 
  报纸  104.35  112.33  7.6  146.47  30.3 
  电视  135.64  156.15  15.1  168.91  8.17 
  广播  13.32  13.3  -5.9  15.19  2.13 
  杂志  7.13  8.92  25.1  11.34  27.13 

  可以看到,电视广告经过高速增长后,已显疲态,而报纸、杂志等媒体继续较快发展。广告市场的战国时代已经来临。 
  内容市场 
  目前国内内容市场主要包括:财经资讯,电视非新闻类节目,电视剧。 
  财经资讯方面,路透(Reuters)、布隆伯格(Bloomberg)、桥讯(Bridge)的业务已部分进入中国,路透新闻通过和新华社交换信息的方式出现在国内媒体上。随着中国财经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财经资讯的需求将会显著扩大,一旦政策有所松动,财经资讯方面的竞争将全面开始。 
  电视非新闻节目市场,以“制播分离” 为标志,需求旺盛,在争夺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分额的刺激下对高质量高收视率节目需求将持续增长。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使频率频道不再是稀缺的资源,在未来电视台竞争中,“内容为王”将成为基本规律,因而市场潜力最大,进入壁垒较低,竞争也将最为激烈。 
  电视剧市场较早放开,政策也较为宽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竞争将非常残酷。 资本市场 
  《中国媒体投资报告.2001》引述相关调查表明:中国媒体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从1995年以来,中国媒体投资的主体从政府投资转变为媒体自身投资为主,目前,媒体自有资金投入还占行业投资的大头,业外资金仅占可怜的2%。 
  入世后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发展将带动传媒对资金的需求持续上升,而各种资本也有旺盛的投资需求,只是由于政府管制的原因,供需无法均衡。但前者将推动政策进行一定的边际调整,各种资本将以程度有别的形式进入传媒产业。 
  传媒上市(包括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在编辑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将持续增加;上市公司以股权合作、参与经营的形式投资媒体也将增多。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传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 下一篇文章:世新大学新闻学系专任讲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