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转变,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司法管理并重转变,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从强调管理向政策服务转变,加强广告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五、伦理文化的铸造 广告业的伦理准则、职业道德问题是广告管理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广告是通过传播媒介向众多的受众发布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但我们目前的广告业职业道德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广告信息虚假,误导消费者;有的广告格调低下,庸俗无聊;有的广告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进行不正当竞争等。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客观说,有对诚信缺乏行为的法律制裁的强度不够的因素,有经济转轨期管理空白处较多而易被人利用的因素,也有“情大于法”的历史文化背景因素;从主观说,市场经济主体缺乏责任心和执着的诚信意识。正如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诺思所说:“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诚信是广告之本,是广告经营行为游戏规则的基础,诚信是联结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纽带。诚信问题关系到我国广告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广告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竞争与合作的形象和素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起:第一,建立和完善针对广告信用活动的法制约束机制,形成针对信用活动的导向、约束、监控、防患、评估、奖惩机制,以法律法规形式赋予上述要求以权威性的普遍效力,为广告诚信体系的建设奠定法律依据。 第二,成立广告伦理委员会一类的专门机构,了解、检查、讨论和处理广告伦理问题。 第三,在广告业开展全行业的诚信文化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广告从业人员都应接受广告职业道德的培训。可聘请有关专家详细介绍有关广告职业道德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正反两方面案例的讲解分析,使广告从业人员真正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在行业内提倡开展以诚信文化为重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经过企业文化的积淀,将社会诚信准则内化为支配团体生活的道德价值取向、舆论评价尺度和行为、动机定势,诚信精神才能作为团体文化的自律屏障,时时事事处处在对团体的控制方面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