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      ★★★ 【字体: 】  
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7:33   点击数:[]    

持续下降,18岁到24岁上网人数的比例2000年7月是46.77%,2001年1月减少到41.18%,而现在只占36.8%;25岁到30岁的上网人群2000年1月占33%,2001年1月底降低到19%,现在进一步降低到16.1%。网民年龄层次分别向两个方向延伸。今后互联网将不是年轻人的专有,只要有符合需求的信息及合理的收费,用户群体必将向各年龄段延伸。 国外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了网络受众年龄分布的平衡化趋势。据互联网调查公司Jupiter Media Metrix2001年 5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2000年一年全球网民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年龄段分别为18至24岁以及55岁以上的用户。在2000年4月到2001年4月期间,55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增加了33个百分点,18到24岁的网民人数也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同一时期各个年龄段的网民人数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 尽管25到34岁的网民占全球网民人数的最大部分,但18到24岁再加上55岁以上网民的人数总和截止2001年4月已超过25到34岁的网民数量550万人。 4.网络受众的婚姻状况——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趋于平衡 以往,在网民中未婚者居多数,但是,从最新的调查结果来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也在趋于平衡。例如,1999年7月comNIC调查显示的用户的婚姻状况:未婚占63%,已婚占37%;而 2001年7月comNIC调查显示的用户的婚姻状况:未婚占58.5%,已婚占41.5%。未婚者在网民中所占比例在缩小,未婚者与已婚者的比例在日趋接近。 5.网络受众文化程度分布的变化 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这与上网需要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有关,一般人们是在高校中才能学习到这些知识,尤其是在中国。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以及电脑的人性化操作趋势,上网变得越来越简便,使得网络受众的文化程度分布发生了变化。从comNIC历次报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网民的学历层次有所下降,说明网络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使用网络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将越来越低;表明中国网民结构正趋于大众化。 6.网络受众的经济收入分布 毫无疑问,上网首先要购置电脑及相关设备,并且支付上网所需的通讯费用,这些需要经济基础。尤其是在网络应用的初期,上网需要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历次的comNIC调查显示却显示,尽管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低收入者却占据网民的大多数。这和网民中学生和年轻人的比例较高有关。事实上,经济水准达到一定阶段之后,网民上网积极性如何,更多地取决于其他因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上网费用的下调,网络受众人均月收入分布会进一步平衡。 7.网络受众的地域分布趋向平衡 网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北京是我国网民最多的地区,广东其次、上海紧随其后。北京和上海文化生活水平较高,成为网民数量最多的直辖市;而分省来看东、南部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最高,其中广东省的网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浙江和江苏两省;西北部地区的网民数量仍然偏低。 历次的comNIC调查显示,网络受众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但是地区差在缩小。以网络受众所占比例最高的北京和比例最低的新疆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1997年10月comNIC调查显示的北京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36%,新疆为0.1%;2001年1月北京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12.39%,新疆为1.51%;显示网络受众的地域分布趋向平衡。 8.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趋向平衡 历次的comNIC调查显示,网络受众主要集中在科研教育和计算机行业。但是,通过对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比例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行业分布正在趋向平衡。例如,所占比例最高的科研教育和计算机行业的网络受众的比例在逐年下降。1997年10月comNIC调查显示的网络受众显示,科研和教育(不包括学生)的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26.1%,计算机行业为15%;而2001年7月comNIC调查显示的网络受众显示,科研和教育的网络受众所占比例为10.0%,计算机行业为9.0%。 当然,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而言,“网民”中的强势职业为:学生 、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与此相对照,弱势职业为:“退休人员”、“待业人员”、“打工者”。2001年7月comNIC调查显示,用户中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多,各占百分之二十几;用户的行业分布较广,网民分布在结构上更为广泛,在行业分布上以计算机业与IT行业、商业贸易以及科教行业居多。 总之,通过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教育水平、地域和行业分布等数据变化情况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出结论,网络受众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趋势,网络受众原先的独有特征正在淡化。国外的调查研究也印证了笔者的结论。 美国一家网络市场研究公司InsightExpress公司2001年7月12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使用互联网的成年美国人的平均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所有成年美国人的平均特征。1996年,网民中的性别比例为,男性占62%,女性占38%。今年,网民中的性别比例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男性占49%,女性占51%。这也是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现的全部男性与女性人口比率正在下降的一个侧面反应。同样,1996年,在线人口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为62,700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1年时为49,800美元。今年的这个收入数字与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计算的普通公民年家庭收入数字相比,还要低一些。该公司认为,“最普遍的评论意见,就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市场媒体正在接近每个消费者。我们国家的在线消费者的特征,现在已经很明显地表明,与美国人的平均特征相当接近。” 二.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历次的comNIC调查结果都显示,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是:获得各方面的信息, 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工作需要,休闲娱乐;网络受众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箱和搜索引擎;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哪方面信息是各类新闻。comNIC 2001年7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有2650万网民,而这些网民有近8成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邮件的快捷和便利已经被绝大多数网民所认可。历次的comNIC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和常用工具没有明显变化,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常用工具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 国外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001年6月11日,美国尼尔森网络评估公司(Nielsen//NetRatings)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一些提供类似于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的网站正在迅速增加,搜索引擎服务网站、门户网站和在线社区服务网站仍然在所有在线交易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开展电子商务的时机日趋成熟 1997年7月comNIC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受众经常点击,并且丛中获得很多有用信息的仅占6%;有时点击,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网站占19%;不常点击,除非有感兴趣的内容的占49%;不点击,但对网络广告并不讨厌的占20%; 网上广告将延长下载网页的时间,对其痛恨至极的占6%。 而comNIC2001年7月18日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透露的调查数据显示,63.4%的用户“经常点击”或“有时点击”网络广告,69.9%的用户“经常浏览”或“有时浏览”网络广告;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有73.9%的人“经常浏览”或“有时浏览”电子商务网站,与以往相比,更多的网民开始接触并接受电子商务。在初步接受了电子商务的网民中有31.9%进行过实际的网络购物,而“节省时间”(46.7%)和“操作方便”(44.2%)是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价格相对较低的图书、音像制品、电脑软件、鲜花礼品、生活日用品以及票务服务等对网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近期网上消费的主要热点。 尽管我国的网民目前对电子商务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否定和怀疑,但他们对在中国实现大规模电子商务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利用新技术

  • 下一篇文章:从突发事件报道看政府信息公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