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进行跨学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举例来说,经济学科某课题的研究,常常不囿于经济学一个学科,而是涉足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多角度探索,甚至涉及与某个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研究。因此,要取得编辑处理这样的学术论文的资格,责任编辑就必须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某学科的专家和多学科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是专家,才能在某个学科领域全面把握学术信息,谙熟学科前沿动态;只有是通才,才能兼顾相关学科的学术进展,了解各学科研究的综合关联。只有这样,才能读懂读通手上的学术文章,进入作者学术思维的理路,品味出作者文稿品质个性,鉴别出文稿学术质量的高下。否则,责任编辑率尔动手加工文稿,不是篡改了作者文稿的原意,就是阉割了文稿的品质个性。使原本不错的学术文章,经编辑加工后出现伤筋动骨的致命伤,编辑加工工序莫不如撤掉为好。当然,对于文稿中个别原意不彰、理论思维不够连贯的地方,要稍事加工,使文稿原意更加明显、理论思维更加贯通。而对有违文稿品质个性的部分,要修改润色,使个性更加张扬。对个别的值得商榷的学术观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好反馈给作者修改完成。能够有根有据提出值得商榷的学术观点,这本身就是对责任编辑专业素质的检验。 至于“正确界定对文稿修改的范围”,这是从微观角度界定编辑加工的权限问题。在坚持二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是责编大有作为地全方位对文稿的加工过程,此过程包括的内容如前所述,在此不赘。做好这些工作,与其说需要的是很高的学术修养,勿宁说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学养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学养,没有敬业精神,是做不好这些细微繁杂的具体工作的。君不见,某些名刊大报,博硕编辑队伍,人才济济,学养不谓不高,有的登载一篇豆腐块文章,却星罗棋布赫然点缀着连中学生都能识别的三五个错字别字,谁会相信是学养所致呢!“三勤”就是为人作嫁的精神的体现,是以勤补拙的不二法门。 上述文字仅是个人多年从事出版和学报编辑工作实践的几点体会。坚持前述的二项原则和准确界定文稿编辑加工的范围,对于多出学术精品,提升学报办刊质量至关重要,而二项原则之坚持和编辑加工范围的准确界定,又与编辑的专业学术素质、多学科综合才能及敬业精神密切相关。办好刊物,关键还是人的问题。
[align='center'] [/align]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