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际法
   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      ★★★ 【字体: 】  
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4:28:18   点击数:[]    

疑人本?拉登的基地和财产为由,竟然在8月20日晚启动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对阿富汗和苏丹分别进行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希法药厂被炸毁,上夜班的工人无一能逃生。试看,一旦美驻外使馆和外交人员蒙受侵害,美国随即判断为是对本国主权的挑衅和侵犯,作出迅速反应,或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其在国际法上的尊严,或不惜“以暴制暴”,猛烈轰炸与美国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争端的阿富汗、苏丹等国家。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美国却是“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以及此事件后美国的态度,这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空前激烈的战争状态中,各交战国,甚至包括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摄于国际法律制度的威严,尚不敢公开袭击和侵占外交使馆。在二次大战后的新的国际环境里,国际社会的交往更加密切,地区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侵犯使馆馆舍和外交人员的事件屡屡发生。上文已经指明,联合国为此及时制订了《纽约公约》。《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中曾述及3起对英国使馆的袭击事件:①伊拉克民众冲击并烧毁英国大使馆的馆舍。经英国抗议、交涉,1959年9月英伊两国达成了赔偿协议。②1963年9月,英国驻印尼大使馆办公室遭袭击,使馆人员被迫撤离。1966年12月,两国达成对英使馆遭损坏的赔偿协定。③1967年6月,英国驻华代办处被纵火焚毁。英国除抗议外,一度严格限制中国驻英外交人员的行动。1971年3月,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负担重建英使馆办公楼的费用。 这3起事件均发生在国内革命(伊拉克)、或外交风波引起的动荡(印尼),或国内动乱时期(中国文革时期),并且最后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中国的驻外使馆和外交人员在国际大风大浪中经历了形形色色的考验,其中不乏遭受突发暴力侵犯的事件。例如,在长达15年的黎巴嫩内战时期,中国驻贝鲁特大使馆在1984年3月、1986年3月、1989年7月三次被炮弹击中,大使馆12层的楼房弹痕累累,满目疮痍。我国驻黎外交人员多次受到过黎武装派别分子的暴力威胁和袭击,幸无伤亡。再如,1990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时,五名荷枪实弹的伊拉克士兵破窗闯入我驻科大使馆,后我使馆全体外交人员被伊方限时离开科境。1991年12月31日,索马里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中国驻索大使馆院内展开枪战,我使馆火光冲天,一小时后才将火势扑灭。中国政府专门派船接回我驻索、援索人员,在106人登船时,仍有3发炮弹在船旁爆炸。特别要指出的是,二战后对新中国驻外使团的第一次大规模暴力袭击就是由美国实施的。1964年5月起,美国开始在老挝的“特种战争”,老挝成了美国侵越的副战场。6月11日,6架美机向中国驻老挝康开镇的外交机构-中国驻老挝经济、文化代表团,投下2枚凝固汽油弹、4枚炸弹,使馆人员高云鹏因伤致死,另有4人重伤。就在2天前的6月9日,中国政府刚就老挝局势发表声明,重申中国人民决不会对美国侵略老挝等闲视之。该声明6月10日见诸报端,仅24小时后,美国就有预谋地轰炸了中国驻老挝的外交机构,对中国进行挑衅和恫吓。1969年6月19日,中国驻老经济、文化代表团三等秘书李志学,工作人员龚树理、吕维汉在公务途中遭美机低空扫射,壮烈牺牲。 发生在老挝的这一幕幕情景,与这次的五?八事件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过去中国使馆和外交人员遭受的只是常规武器炮弹、炸弹、子弹的袭击,而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的却是导弹,开创了用高科技武器袭击一国驻外机关及其人员的极为恶劣的先例。美国对我使馆馆舍和外交人员的暴力袭击,旧帐未还,又见新债。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这一切的。

  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诩“人权卫士”的虚伪性

  从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持续不断的空中打击。自军事目标、政府机关到工厂、桥梁、车辆、医院、发电站、电视台、南领导人住宅,直至中国驻南使馆,为所欲为,挨个炸遍。这一切据说都是因南斯拉夫科索沃省的人权危机,作为“人权卫士”的北约为此粉墨登场,不惜一战。

  在1999年初,北约就在以“维护人权”为名,寻求对南动武的机会。1月15日,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发现45具阿尔巴尼亚族人尸体。在美国要求下,北约开会谴责其对阿族平民的种族屠杀。南斯拉夫则表示,这些人是阿族分离组织武装分子,并非平民。由于欧洲安全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美国人沃克尔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声称塞族警察应对此屠杀事件负责,南政府宣布沃克尔为不受欢迎的人,予以驱逐出境。美国等西方国家自然对此举不满,其与南的冲突升级。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下令组成国际专家组全面调查拉察克村事件。不久,专家组证实,这些人确系死于战斗中的阿族武装分子。北约想借这一“人权问题”发难的计划被打掉了。美国等国并不甘心,终于在法国郎布依埃谈判的最后关头,南政府不屈服于北约派兵进驻科索沃的苛刻条件,坚持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立场,迫使北约自己撩开了“人权卫士”的伪善面纱,露出了“你不让我驻兵,我就要狠狠地打你”的真实的强盗嘴脸。

  人权是当今国际社会一个热门的敏感的话题。人权概念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充实的值得探讨的题目。简而言之,人权就是人的权利,即人应享有的权利。具体而论,人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国家通过法律确认的人应当享有的权利的一般形式,特别是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权不仅是指生存权和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各种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人权不仅是指个人权利,而且包括集体权利。 国家主权,既然按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是属于全体人民的,那么亦可理解成一种集体人权。从广义上讲,使馆馆舍和外交代表的不可侵犯权也是属于外交关系范畴的人权。生命权是被誉为首要人权的生存权的核心部分。我国驻南使馆人员和记者的伤亡,就是对他们生命权的剥夺和侵害。使馆馆舍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又是国家的财产权的体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造成人员伤亡、馆舍毁坏,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战,而且也是对中国人权的肆意侵害。针对我使馆人员和记者伤亡,江泽民主席在同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电话谈话中,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本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一个有12亿人民的国家,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这是中国政府必须维护的最根本的人权。

  北约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干预不属北约权力范围的科索沃问题,轰炸并非北约成员国的南斯拉夫,其要害是借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观念上的对立和斗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轰炸时,唱的主要是两种关于人权的高调。其一为“人权高于主权”。英国国际法学者劳特派特说:“如果不放弃人们往往认为是在国际范围内国家主权的主要属性的那些东西,那么,国际组织的任何主要目的都不可能实现。” 他的观点被称为“人权至上”论。按照他的说法,要实现人权,国家就须放弃主权,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象北约这样的“国际组织的任何主要目的”。其二为“人道主义干涉”。这种论调也是西方不少学者所热衷的。曾任美洲国家人权法院院长的美国学者伯根索尔说:“人道主义干涉原则首次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即国家在对待其本国国民时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自由是有某种限制的。当代关于国家组织或国家集团为了制止对人权的大规模侵犯,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的观点,经参考这一原则后,常常被认为是有道理的。” 按照他的说法,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之类的“国家集团”,只需认定有必要制止南斯拉夫在国内“对人权的大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GATS协议中与竞争有关的规则及其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竞争法的完善

  • 下一篇文章:论台湾法律地位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析“入世”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法...
  • ››试析国际技术转让中商业行为的限制...
  • ››北约东扩、华约瓦解之渊源
  • ››提单的性质与提单权利
  •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及其...
  •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再探讨
  • ››比较法方法的一个注释――海上货物...
  • ››去意识形态化——WTO法律机制解决中...
  • ››从主权平等的发展看我国四十年来国...
  • ››韩国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 ››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