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保证在任何时候船舶与船旗国都有真正联系。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在给予船舶所有人贷款时,都规定了有权了解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的财政与业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在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在财政上发生了重大困难而不能或有困难偿还贷款时,代替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取得有效的控制权,对船舶或船舶所属公司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有时,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出一些有损于船舶所有人或船舶经营人乃至于有损于船籍国的决定。船舶的控制权在船籍国外,船舶的所有权无足轻重,此时还能说船舶与授籍国有真正联系吗?所以笔者认为,在船舶融资的来源上有必要再加以限制,即在船舶的融资来源上要有本国的参与,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所有权上,以此来充实真正联系的内容。当然各国对此限制的具体规定不能太死,否则将不利于世界造船业的发展,也会对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船旗国应配备本国船员在其船上工作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不少海运发达国家对于船上人员的国籍选择是相当灵活的,有些国家甚至不作任何规定,即使有些国家有所限制,也只是局限于个别关键船员的国籍,其目的完全是出于为了有效的控制船舶。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6卷第221条规定:所有的高级船员,包括轮机长,轮机员驾驶员,应由美国公民担任。英国1919年外国人限制法(修改)第5条规定:外国人不能担任英国登记的船舶的船长,大副和轮机长。22)日本,德国,希腊,挪威和韩国的海商法中没有本国船舶船员的国籍问题作出规定。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船员的国籍有较大的限制。 笔者认为:各国在此基础上作详细规定时,应该仿效一些海运发达国家,对船员的国籍要求作出灵活的规定,例如只对高级船员或高级船员的一部分的国籍作出限制。这些具体授籍条件的目的只有一个——使船籍国能对船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施有效的管辖。如果对船员的国籍要求限制过严,就一定能达到有效管辖的目的吗?不一定,这还要取决于船员的经济待遇。我们完全可以让船舶经营人或所有人利用经济手段去管理船员,从而达到对船舶有效控制的效果。一方面,允许船舶经营人或所有人在世界范围内雇佣船员,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择优录用。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他们必定会在雇佣成本和控制效果之间进行衡量。既不会过分压低船员的工资,也不会过分依赖于不可靠国籍的船员。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级船员在竞争对手的压力下,会主动地,高效地参加一系列船员技术培训,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随着全球性船员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船员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随着整个船员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船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限制应越来越宽松,直至取消这方面的限制,完全由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利用经济手段来维持授籍国对船舶的有效管辖。 总之,笔者认为在真正联系原则的内容上应该尊重社会的发展现状,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现实,来调整其内容,保持真正联系原则的活力。各国也应基于真正连系的现实内容,对其具体的规定进行调整,而达到对船舶实施有效管辖的目的。 注释: ①周洪均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②[英国]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二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296页。 ③[韩国]柳柄华著:《国际法》上册,朴国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6页。 ④司玉琢等编著:《海商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⑤[挪威]S•布雷柯斯著:《国际航运中法律选择新发展》,侯军等译,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⑥[美国]杰拉尔德•丁•曼贡著:《美国海洋政策》,张继光等校译,海洋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页。 ⑦史南:《论方便旗船的历史与现状》,载《远洋运输》1983年第4期第33页。 ⑧蔡桂英主编:国际航运经济,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版,第316页 ⑨孟于群,陈震英编著:《海运欺诈及其法律对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⑩孙丁杰编著:《国际海事欺诈》,中信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⑾许中天:《论方便旗船的结构与经济关系(二)》,载《远洋运输》,1985年第3期第39页。 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⒀李双元,蒋新苗主编:“现代国籍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⒁李双元,蒋新苗主编:“现代国籍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⒂李双元,蒋新苗主编:“现代国籍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⒃李双元,蒋新苗主编:“现代国籍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⒅张忠晔主编:“各国和地区海商法比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19)张忠晔主编:“各国和地区海商法比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21)杨良宜,林源民著,“船舶买卖法律与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22)张忠晔主编:“各国和地区海商法比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