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民法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      ★★★ 【字体: 】  
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6:54:00   点击数:[]    

其历史沿革》、《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诚实信用原则二题》
  [5]参见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6]同上揭,第88页。
  [7]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8]孟勤国:《置疑帝王条款》,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137页。
  [9]崔栓林:《对“质疑”的反思》,载《法学》2000年第8期,第30页。
  [10]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载《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53页。
  [11]同上揭,第56页。
  [12][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2000年版,第174页。
  [13]前注10揭,第57页。
  [14]张新宝:《民事活动基本原则》,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15]前注1揭,第23页。
  [16]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17]马原主编:《中国民法讲义》,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教材,第21页。转引自前注5揭,第74页。
  [18]康慧:《评我国法学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4期,第39页。
  [19]转引自同上揭,第39页。
  [20]参见前注10揭,第55页。
  [21]参见前注1揭,第23—24页。
  [22]前注2揭,第3页。
  [23]沈敏荣:《诚实信用原则与道德的法律化》,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6期,第5页。
  [24]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13页。
  [25]参见HansBrox:AllgemeinerTeildesBGB,CarlHeymannsVerlagKG,2001,S.309,Rdnr.639ff.
  [26]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2001年版,第115—119页。
  [27]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28]何孝元:《诚实信用原则与衡平法》,台湾三民书局印行1992年修订再版,第91页。
  [29]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第10页。
  [30]参见前注2揭,第10—12页。
  [31]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338页。
  [32]参见前注1揭,第25页。
  [33]前注10揭,第54页。
  [34]郑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价值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第87—88页。
  [35]转引自郑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1期,第44页。
  [36]参见前注25揭,S.25,Rdnr.32ff.
  [37]前注10揭,第59页。
  [38]陈红:《诚实信用原则与自由裁量权》,载《法学》1997年第4期,第22页。
  [39]蔡章麟:《债权契约与诚实信用原则》,《中国法学论著选集》第415页。
  [40]梁慧星:《民法》,第323页。转引自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23页。
  [41]前注10揭,第56页。
  [42]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43]参见前注1揭,第28页。
  [44]参见詹思敏、王晓明著:《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与证据规则问题探索》,载《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63页。
  [45]参见宋金林著:《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研究》,载《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500—501页。参见单国军著:《关于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研究》,载《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470页。
  [46]前注35揭,第52—53页。
  [47]前注10揭,第56页。
  [48]笔者注:在这里须指出的是,笔者对此问题的思考尚处雏形之中,其论述必有缺漏之处,但希望此处之简单论述能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49]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321页。
  [50]参见前注7揭,第41页。
  [51]前注1揭,第22页。
  [52]王先林:《试论诚实信用原则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1期,第42页。
  
  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经济法专业2003级硕士生
  联系方式:南京市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德法学研究所(南京大学逸夫管理科学楼11楼)
  e-mail:dieterhe@hotmail.com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本案中“杂物间”是否属于抵押财产

  • 下一篇文章:论学生创业及其法律保障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澳门的缔约前过失
  •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 ››法官忠告保证人:请提高自我保护意...
  • ››论中国法人制度新理论及其对市场经...
  • ››所有人抵押合法 共有人异议无效
  • ››浅议船舶抵押制度对抵押人权利的限...
  • ››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适度扩大...
  • ››德国大学以请求权为基准的解案分析...
  • ››特许连锁系统的崩溃--当前特许经...
  •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
  • ››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