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重则开除。从而从制度上消除职务犯罪产生的思想条件。 (五)优化执法环境 优化执法环境。执法环境不好是诱发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执法环境不好表现为领导干预、说情、执法执纪机关不严格依法依纪办事等。就执法执纪机关来说,应紧紧依靠党委和上级机关领导,顶住压力,顶住说情风,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要坚信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要认识到个别领导干预代表不了党委的意见,要有不怕丢乌纱帽的气概和豪情,敢于碰硬,善于碰硬,要敢于顶住说情,善于顶住说情。要通过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来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像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去年卷起的全国审计风暴,我们现在都应该历历在目。而原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在担任局长期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下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是值得各地借鉴的。可以说,执法执纪机关对反腐败工作的态度和工作情况是优化执法环境的重要内容,所以,优化执法环境,执法执纪机关严格执法执纪、反腐败的态度要坚决,工作效率和水平要高。当然,优化执法环境还涉及到其他很多问题,如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消除部门保护 主义等等。所以优化执法环境除了执法执纪机关自身应积极努力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 领导干部的清廉﹑社会风气的正直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反职务犯罪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个人心里,才有可能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当前我国反职务犯罪依然任重而道远,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由于职务犯罪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对它的治理不能采取单一的手段,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惩罚与救济并举,媒体要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呼吁整个社会重视职务犯罪的危害,让国家、社会和个人结合起来,拒绝职务腐败。 人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法制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欧渊华副教授的指导与帮助,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雪慧 《时评反腐败》,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0 第一版。 [2] 合秉松 《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06-01。 [3] 金强 编著《反腐败镜鉴录——六十个贪官的真实案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03 第一版。 [4] 胡鞍钢 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01第一版。 [5] 金太军 主编《行政腐败解读与治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07 第一版。 [6] 李卫平 丁红兵 刘飞龙 华健 著《试论渎职犯罪的预防》,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网(http://www.bj.yfw.com.com) [7]徐正秀 著《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具有检察特色预防体系构》,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网。(http://www.bj.yfw.com.com) 作者:邱荣辉 联系地址:福建省武夷山监狱第六大队 手机:13950615679 电子信箱:qrhpolice@126.com
上一页 [1] [2] [3]
Tags:
|